你手上的債券在賠錢嗎?2024年許多市場專家、財經媒體不斷討論,美國降息後,債券價格會一路上漲,因此讓許多投資人紛紛成為「債蛙」,但隨著美國聯準會真的降息,債券價格卻是不漲反跌,債蛙們一片翻車呱呱叫。如今手上有虧損的債券該賣掉嗎?2025年還能繼續投資債券嗎?
2024年市場吹起一股降息風,當時市場上許多名嘴、財經專家、分析師不斷鼓吹當美國開始降息時,債券價格會開始起漲,因此趁勢投資債券可以說是「送分題」,讓不少投資人紛紛湧入市場買債券,當時時常聽見有人貸款ALL IN買債的案例。
例如,台灣熱門的美債ETF 00687B,在去年下半年爆出極高的成交量,光是8月一個月分就爆出252萬張,對比2023年8月成交量僅不到2萬5千張,可是整整高出了百倍以上。不料,天不從人願,2025年降息步調不如投資人所預期的表現,債券價格持續破底,使得進場買債的投資人住進套房,成為債蛙,說好的送分題成為送命題,如今想問,2025年到底還能不能繼續買債,已經持有債券的投資人要停損嗎?先說答案,債券可以繼續持有,且仍然可以逢低布局。
別小看債券的配息能力
首先要建立一個重要觀念,債券是一個偏防禦的資產,不是像股票一樣用來賺價差、拚輸贏,而是當作一個資產配置的工具,因為債券有一個常被忽略的大優勢:穩定配息。
我們以台灣最強悍的權值股台積電和債券ETF來比一比配息。首先台積電2024年前三季配股利一共配了將近14元,等於你買一張台積電就可以領到1萬4千元。雖然聽起來很多,但因為台積電股價也貴,買一張要花一百多萬,換算成殖利率,前三季台積電殖利率約1.55%。
以市場熱門債券ETF 00679B(元大美債20年),前三季發了1.33元股利,但因為ETF價格便宜,買一張不用3萬,換算成殖利率高達4.57%。
更白話一點來說,假設你一年想領到一萬塊的利息,你需要投資64萬在台積電,但只要投資21萬在00679B上就可達標。因此從穩定現金流的角度,債券比台積電提供更穩定且強大的輸出。
想靠債券賺價差 相對不容易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教科書上的理論:升息債券價格會跌;降息債券價格會漲。再念一次:升息債券價格會跌;降息債券價格會漲。升降息與債券價格呈現反向關係。如今美國重起降息循環,理論上債券價格應該開始上漲。
不過,攤開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圖表,可以發現,1980年代債券利率飆升到15%,債券價格大跌,因為當時美國呈現高失業率、高通膨環境,摧毀了美國經濟,如果當時進場檢債券,可以賺到不錯的價差。
另外,2020年時因疫情爆發,債券利率也升到5%,債券價格下跌,處在波段低點,而目前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常態維持在4-5%之間。也就是說,如果想買到便宜的債券價格,除非世界或是經濟體系又發生什麼重大事故,迫使美國政府需要大幅降息救經濟,不然,債券價格不太可能太過明顯的漲幅,不容易賺到可觀價差。
2025年該買股?還是買美債?
2025年該買股、買債?AI行情持續延燒,輝達GB200預計年底開始出貨,將帶動科技股再創高峰,多家研究機構更指出,台股2025年可望再衝歷史新!投資目的就是要賺錢,而且賺愈多愈好,但別忘了,「雞蛋別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依據理論,股、債就像個蹺蹺板,當股市面臨大幅修正時,債券往往會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不彷回想一下,2024年輝達發表第二季財報時,引發了AI過熱的聲浪,當時台股從高點24416點,一路下殺到1萬9千點,股市一片哀鴻遍野,但那段時間成了債券的主場秀,00679B在那時飆到了波段最高價位,其他債券ETF也都表現亮眼。
因此2025年要買股還是買債,必須說要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去思考,例如股六債四,或五五配置,不論是任何投資,單一重壓某檔產品都是不健康的事情。
明明說要降息,債券卻是不漲反跌?
身為債券投資人,還是很在意今年虧損的原因吧?
根據統計,在2024年9月,國內債券ETF合計規模已經超過2.8兆,比起去年同期爆增168%,投資債券的散戶投資人瞬間衝破200萬大關,在如此蜂擁的情況下,也推升債券ETF的價格,造成過度溢價問題,導致不少投資人不小心買貴了,成為債券不漲反跌的原因之一。
另外,依據聯準會說法,降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提振就業市場,但近期數據顯示,通膨已經出現放緩跡象,大家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也跟著降低,導致市場對降息預期出現收斂,只要接下來的降息幅度在預期值內,債券價格應該都保持穩定區間震盪。
那手上淌血的債券投資人,要認賠賣掉嗎?前面提到債券配息穩定,因此你可以簡單計算自己一年可以領多少配息,需要多久時間就能抵掉虧損。例如,你手上債券的帳面虧損目前為20萬,然後債券每年可以領到3萬配息,此時如果堅持抱下去,在債券沒有再次下跌的假設下,只要持有到第7年,領到的配息就可以彌補價差的虧損,如果這段時債券甚至開始上漲,那就開始有更多盈餘啦,關鍵就是耐心抱著,長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