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4
低薪、景氣差就是省錢年代的開端,但保險是預防未來不可知的風險保障,更是需要做足的功課,究竟在不景氣的年代,對於自我保障的保單規劃,專家建議,小資族財務規劃順序應該為「重保障,輕儲蓄」。
如何精打細算,將錢花在刀口上,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大的保障?新光人壽表示,剛出社會的小資族,因存款不多,最怕遭逢疾病或意外,民眾可用預算分配的概念,做到「無痛提撥」,以「主約」搭配「附約」的方式購買保單。
從醫療險保費分析,20歲投保與40歲投保,保費相差以「倍」計,建議及早投保,實支實付、住院、手術險都是小資族必備險種,可依照自身經濟能力及需求來做主約與附約的適當搭配,任何的險種都可以當作主約,例如壽險、醫療險、意外險、長照險、實支實付醫療險等。此外,也可投保具健康管理的外溢保單,藉由培養運動習慣,身體愈健康保費愈便宜。
小資族特色是收入低,風險高,未成家買保險是一種責任,是為了對父母親負責,萬一自己發生意外,把重擔留給父母,或是因故受傷沒有醫療險,又沒有足夠的積蓄,勢必會讓父母負擔沉重的醫藥費,如果更不幸因意外過世的話,那麼該如何安排辛苦拉拔他長大的父母日後的生活。
建議可用「理財金三角」的概念,也就是說,將個人或家庭的收入,可以分成三個部份來作分配:60%支付日常生活的花費,包括基本的食、衣、住、行、育、樂、勞健保費、各項生活開銷的費用加總。
另外30%可提撥來做投資理財,除了累積財富之外,更能積極的靠錢賺錢,來增加財富,其餘10%則要做風險管理。俗話說:「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每年提撥年收入的10%來做好個人及家庭的風險規劃,就像幫自己及家人架設了一張防護網,就不用擔心萬一風險發生時,會拖累到其他家人,更可保護辛苦累積的資產。
另外,小資族在購買保險時通常會碰到下列情況:「投保健康險,必須先購買一張高額壽險主契約,才能附加其他附約型健康險保單,而主約的保額也不能低於一定額度。」
小資族規劃都以定期險為主,從理財的角度來看,小資族第一步,就是要先做好自我風險的規劃,也就是必須開始建立風險管理的觀念,先求無後顧之憂,再求事業上的打拚,未來再隨著預算與需求,來提升保障。
由於收入有限,現在的終身壽險保費高昂,不妨先以定期壽險來做為主約,附加實支實付醫療險與重大疾病險等當作附約,但因重大疾病險和癌症險都是一次性給付,一旦有了一次性理賠後,主約契約就會終止,屆時附約相對也會失效,或是需經過保險公司同意才能續保,風險性較高。
目前市場上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多是附約,實支實付醫療險是住院期間,針對健保未給付的醫療費用,尤其是現在DRGs制度,造成住院天數減少,自費項目會增加,因此規劃醫療險時,可優先考量可以理賠自費項目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
如果不幸遇到突發意外,保險可以提供一時之需,即便沒有發生事故,保險也會是家人一份安心的資產,可以定期壽險300萬,雖然定期險只保障投保期間,但從22歲到42歲是人生黃金期,保障相對重要。
另外,騎機車風險性較高,建議將壽險的意外險200萬保額提高到500萬,運用產險費率較低的比較,一年只需500元的保費,相較壽險200萬保額的1千多元保費便宜了一半。
被保險人 |
保險種類 |
繳費年期 |
繳別 |
保額計畫 |
保費 |
說明 |
主契約 |
終身失能殘扶險 |
30年期 |
年繳 |
1.5萬 |
6,135元 |
便宜的不還本終身失能(殘廢)扶助險,為失能額度打底。 |
附約 |
定期失能扶助險 |
30年期 |
年繳 |
4.5萬 |
3,060元 |
便宜的定期失能扶助險,可用來加強不足的失能額度 |
意外傷害保險金 |
1年 |
年繳 |
100萬 |
830元 |
意外險 |
|
定期重大傷病險 |
1年期 |
年繳 |
100萬 |
2,100元 |
以健保重大傷病卡為依據,理賠較無爭議。 |
|
住院醫療定額給付保險 |
1年 |
年繳 |
雜費12萬元 |
2,340元 |
實支實付醫療險,特色是病房費高、有理賠門診手術、門診手術雜費,且雜費還包含住院前後門診費 |
|
傷害險附加條款 |
1年 |
年繳 |
3萬 |
378元 |
加強意外醫療 |
|
總保費 |
14,843元 |
作者:洪子晴
照片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保險放大鏡】- <2>這四個地雷別踩,小心落入花大錢當保險奴坑洞!
【保險放大鏡】- <3>買保險必看!專家:這四種必備保單你買對了嗎?
【保險放大鏡】- <4>你的家庭保單買對了嗎?三招教你如何輕鬆檢視保單缺口
【保險放大鏡】- <5>小甜甜月燒20萬、用高額儲蓄險當存錢!專家:搞懂四大風險 避免利息沒賺到,還賠了本金
【保險放大鏡】- 醫療險不管住院幾天都賠嗎?做錯這一動作,近百萬理賠金飛了
【保險放大鏡】- 失能險將成烏龍保單?保險專家:切記!投保你該注意這些事
【保險放大鏡】- 理專、保險業務員盜領事件頻傳!一張表揭開業務員真面目
【保險放大鏡】- 未來不用「見卡」理賠?買重大疾病險,你一定要懂這三件事
【保險放大鏡】- 最夯類長照失扶險年底前下架 現售8家壽險比一比
【保險放大鏡】- 因為沒錢所以不買保險?郭書瑤:父親驟逝,保險教會我第一堂理財課
【保險放大鏡】- 失扶險將下架!一張表秒懂「長照三寶」 留意3細節不踩雷
【保險放大鏡】- 掌管上兆產值金融業的他如何理財?黃天牧理財方式曝光
【保險放大鏡】- 台幣狂飆到28.2元!34元買的美元商品快到期,我該怎麼辦?網一招神解
【保險放大鏡】- 37歲仿妝夭后 Yui癌逝的五大啟示!月花18萬吃標靶藥的她:生病就是收入歸零
【保險放大鏡】- 月薪2.5萬每月錢都不夠用!保單健檢才發現年扣8萬保費卻買錯
【保險放大鏡】- 窮忙族的慘淡日子 保單該留嗎?解約前先認清五大真相
【保險放大鏡】- 年關將近沒錢怎麼辦?保單也可當作靈活提款機
【保險放大鏡】- 肺腺癌一年奪走媽媽、阿姨!鍾佩君肺問題疑家族病史所致?三心法告訴你自己「保險」自己管
【保險放大鏡】- 全台最小網紅蔡桃貴意外受傷噴血 預防兒童意外你該做好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