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歐盟反壟斷機構宣布對谷歌和蘋果採取措施展開反壟斷調查。歐盟指控Google違反《數位市場法》(DMA),並命令蘋果開放生態系統以滿足互通性要求。而美國總統川普同日則威脅對歐盟酒類加徵200%關稅。
數據顯示,Google在歐盟搜尋市場佔有率超90%,蘋果應用商店抽成率高達15%-30%,長期被歐盟批評為「數位霸權」。
歐盟反壟斷機構表示,Google母公司Alphabet在搜尋和Google Play服務中存在"自我偏好"行為,意旨在搜尋結果中優先展示自家服務(如購物、地圖),並透過技術手段限制應用程式開發者引導使用者使用其他支付管道或應用程式商店,這項做法違反了《數位市場法》中關於公平競爭的核心條款。
同時,蘋果被要求允許第三方耳機、智慧手錶等設備與iPhone/iPad無縫連接,並向開發者開放更多系統功能介面。歐盟強調,此舉旨在打破蘋果封閉的生態壁壘,促進硬體與軟體層面的創新競爭。若蘋果未在規定期限內合規,可能面臨最高達全球收入10%的罰款。
針對歐盟的指控,Google在聲明中反駁稱,歐盟的措施可能導致消費者成本上升。如若遵守《數位市場法》調整搜尋結果後,流量向中介平台轉移,最終推高了中小企業的廣告費用。公司強調,"自我偏好" 是正常市場競爭行為,不應被過度監管。
蘋果則批評歐盟的要求"束縛創新",稱被迫向競爭對手免費開放核心功能將削弱其技術優勢。蘋果發言人表示,這些規則讓我們陷入繁瑣的合規流程,減緩了為歐洲用戶創造新體驗的速度。
此次反壟斷行動正值歐美科技政策分歧深化期。川普政府先前多次警告歐盟勿過度監管美國企業,稱其反壟斷調查實為"經濟勒索"。此次關稅威脅直指歐盟酒類產業,涉及金額或超50億美元,被視為對歐盟科技監管的報復性措施。
隨著歐盟《數位市場法》與《數位服務法》的全面實施,亞馬遜、Meta等其他美國科技企業也將面臨類似審查,跨大西洋科技競爭進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