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前上修第一季GDP成長率,由初值的○.五%調升至終值的○.八%。GDP成長率獲上修,主要歸功於住宅營建支出激增一七.一%(初值一四.八%),創下二○一二年第四季以來最大增幅。美國近七年經濟成長有一共同性,通常第一季表現疲弱,第二季則出現反彈,看來今年恐怕也不例外,這也可以解釋近期美股維持強勢,暫時不受升息預期干擾的原因。美國近期發布包括零售銷售、工業生產、新屋開工與房屋銷售等經濟數據多表現不差,顯示美國第二季經濟成長動能加速,亞特蘭大聯準銀行就預估第二季GDP年成長率可達二.九%,這也使聯準會對升息這件事減少了顧慮。不過這裡有個問題,如果美國只是因為不動產與建築業一枝獨秀支撐經濟,似乎對國際貿易增長貢獻不大,也很難全面拉動亞洲新興國家出口值。美國新公布的四月耐久財訂單受惠商用飛機訂單激增,經季節調整後較前一個月勁升三.四%,優於市場預期的月增○.七%。但若扣除飛機的非國防資本財訂單在四月減少○.八%,代表被外界稱為核心資本財的訂單已連續第三個月下滑,顯然與全球較相關的製造業景氣仍不見改善。受惠預期美國升息機率拉升的利多,追蹤六大對手貨幣走勢的美元指數來到兩個月高檔,五月份則大漲近三%,創半年來最大月線漲幅紀錄,美元兌日圓漲勢尤其兇猛,單月狂飆四.五%,基本上強勢美元對企業獲利是利空。截稿(六月一日)後晚上美國ISM製造業景氣指數與稍後的五月非農業就業市場報告,若指標結果強勁,尤其是非農業就業市場報告,聯準會最快六月就可能升息。目前投資人最想知道的是,股市該反映景氣強勁而向上,還是反映升息的中長線利空?就交由全市場的參與者決定,技術面會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