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修學分:怎麼理財!
我們有許多必修學分,求學時期,我們通過考試來拿到學分,若有不及格的,還能重修,當我們開始工作以後,其實有更多的人生必修學分,正在等待著我們。這些人生必修學分有些是一輩子的,比如與金錢的關係,這個學分攸關整體財務基礎是否穩固,更深刻的影響未來人生發展,這個人生必修學分,你給自己打幾分?理財問題會重複發生,除非把經過變成經歷;在金錢關係這門必修學分裡,大大小小的考試從未間斷,誇張的是我們甚至不知道正在考試?這正是金錢關係學分最為困難的地方。
現實生活中,多數人主要是通過工作獲取金錢,並用金錢來交換需要及想要,滿足了這些,再把能留下來的錢去投資,期望投資獲利創造更多的錢,但投資的結果往往不如期望,所以更加考驗我們與金錢的關係是否健康。不論是否健康,在獲取及交換的過程裡,我們一直在接受考試,至於有否拿到學分,只能在每次考試過後從成績來驗證,而驗證的過程,過去曾經發生的問題,往往會重複發生,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經過並沒有經歷。不是高收入就會理財,慘痛的補稅經過如果只有『經過』而沒有『經歷』,是無法拿到學分的。
什麼是『經過』?什麼又是『經歷』呢?
我用自身的經驗來回答。在我從電腦資訊業轉職到金融保險業,晉升為營業處經理的第二年,國稅局通知我需繳納個人綜合所得稅80萬,可是我的銀行存款餘額僅剩幾萬元,根本無力繳稅。當時我非常錯愕,很顯然我的收入要高出稅金很多,不應該發生這個問題,但為什麼仍然出現無力繳稅的窘境呢?錯愕之餘,我意識到我在金錢管理上,做得並不好,雖然每個月都有不錯的收入,但因為幾乎全部花光,所以實際上並未存下多少錢,以至於到了該繳稅時,沒有足夠的存款可以繳稅。
透過反思金錢的意義,從經過變成經歷
於是乎,對我而言,繳稅事件不只是『經過』而是『經歷』,過去我經過了許多為了滿足當下消費欲望的事件,但那些都是經過而已,因為我沒有因為那些經過而有什麼改變,我仍然是滿足當下就好。經過繳稅事件後,我意識到不能只看當下,必須全面及長遠的看待未來的人生需求,更認知到從整體財務需求的高度,才能正確的看待我與金錢的相互關係,所以繳稅事件不僅是經過,而是我在金錢關係的『經歷』。
經歷了繳稅事件後,我開始學習如何正確看待金錢,同時將個人財務管理與努力工作賺取收入視為同等重要的功課,雖然修習這門金錢管理課程的過程,難免跌跌撞撞,但我知道遇到問題時,只要面對問題、尋求解決方法、改變自己的習慣思維與行為,我就可以每次經歷,並從中找到更好的自己。
單點思維的財務決策,常會錯估財務實力
為什麼錢無法存下來呢?因為過去我習慣用單點思維作為財務決策的依據,只想著滿足當下的消費慾望,沒有考量未來的需要,所以常常錯估自己的財務實力。我記得有一年公司招待績優同仁到歐洲旅遊,其中有一站是瑞士的勞力士旗艦店,本來只是抱著參觀的心態,但是看到標價比國內的便宜,有種買了就賺到的感覺,而且可以刷卡,還能分期付款,想想自己也不是沒能力,所以立馬買了,就這樣,讓我賺的錢沒有機會留下來。本來我並未意識到這樣的消費模式有什麼問題,反正這個月花掉了,下個月努力工作就又有錢會進來,但發生了繳稅事件後,我突然驚覺不能只是滿足當下就好,如果把每個月賺到的錢都花掉了,人生未來的計畫與目標要如何實現呢?更何況我們也無法工作一輩子,終有一天要退休,退休後不會有工作收入,退休後的花費又要怎麼辦呢?
各位讀者,你們呢?準備把每一次的經過變成經歷了嗎?我們一起加油!
歡迎追蹤理財周刊官方FB,了解報名資訊與更多內容。
首場<財庫破洞?用數據幫你財務健檢>早鳥優惠報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