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權指數2日多空交戰,終場收在平盤附近,守住17,100點關卡,外資轉終止連3買、轉賣超94.5億元,外資對台股影響力可見一斑。
觀察盤面上逆勢獲外資力挺者,包括鋼鐵龍頭中鋼(2002)、金融股的新光金(2888)等14檔買超張數在5,362~30,785張不等,且整體成交金額較前一日增加,顯見目前資金流向,仍偏向傳產、金融等非電族群。
中鋼吸引外資2日大舉買超30,785張,並推升股價大漲5.76%,收在39.5元,直逼40元大關。
據本土投顧龍頭報告指出,長線看好中鋼穩定高獲利,在鋼市艱困時仍能小幅獲利,二、三線鋼廠則經常虧損,惟因其股本高達1,577億元,遠高於其他上市櫃鋼廠,股價上漲幅度常不如中鴻、燁輝、盛餘,或電爐廠海光、威致。
不過,面對鋼市多頭、需求暢旺,在中國實施供給側改革限產粗鋼、鐵礦砂價格回檔的情境下,中鋼高爐製程受惠最大,鋼鐵業迎來長線產業結構改善,帶動中鋼維持高獲利。
在中鋼之後,還有包括新光金、華航、中石化、台泥、中信金、台橡、元大金、台新金、華泰、慧洋-KY、亞泥、富邦金、超豐等共14檔皆獲外資青睞,買超張數在5,362~15,831張不等。
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推6兆美元財政政策,赤字預算讓美元再度弱勢,人民幣突破近3年新高,帶動新台幣大幅升值至27.5重要關卡,國際熱錢流入,外資5月底連2日的大買,成為推升台股最主要動力。短期籌碼面、資金面有利台股繼續走穩,惟美聯準會(Fed)對QE縮減動向,以及有外資對下半年電子業旺季出現看淡或降評等,是兩大變數。
統一投顧則認為,上市櫃公司第二季獲利持續成長,業績題材股及高殖利率概念股值得留意,航運、金融等族群都獲點名。
原文來自<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