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叫救護車,緊!緊!卡緊咧!」監工喊著,
「阿忠從8樓摔下來啦!」板模師傅焦急解釋情況,
「那欸啊餒啦!朋友介紹來才做二天」小包商老闆說:「人有喘氣嗎?快叫小咪去醫院等」
「我老公早上人都好好的,還跟我說今天回來,要幫雙胞胎買蛋糕過滿月禮,現在怎麼會在手術室啦!」小咪對監工說
「誰是陳x忠家屬?」護理師對急診室外人群大喊
「我!是我,我是他老婆」小咪說
「患者現在重度顱腦損傷、胸部挫裂傷並內出血、生命體徵不平穩,等下醫生會出來跟妳解釋細節,另外需要簽病危通知書」護理師快速交代。
「小咪啊!妳急急忙忙跑出來,身上一定沒有帶錢,我跟包商這邊有2萬,先給妳放身上,工地還有事我們先走了」監工拿鈔票塞在小咪手裡
經過兩天急救,阿忠生命永遠停在30歲的歲數。
喪禮結束~
小咪透過姐妹淘介紹,來諮詢我職災事宜,一問之下才知道,包商沒有幫阿忠加保勞保跟意外險,在服喪期間只有聊表心意,包個5萬的奠儀,其餘補償跟賠償都沒有!小咪看著剛滿月雙胞胎,還有當初籌湊醫藥費的借據,興起了全家人共赴黃泉的想法。
發生在別人身上是「故事」,但發生在自己身上是「事故」
從中我們得知,阿忠是從事高風險營造業,屬於「打游擊式」那邊有工作,就往那邊去,無固定雇主。
我分兩部分給建議:
《包商》
顧名思義:統包工程。
許多小包商或工頭往往僅是小規模公司,甚至是一人公司,在發生事故後無力負擔所有補償責任。
建議一:團險+雇主責任險
5人以上皆可成立投保單位,以公司為要保人,名下的員工皆可加保,只要前一天傳真或網路作業即可加退保,非常方便。
建議二:職災補償險
《勞動基準法第》59條規定,勞工發生職災後,雇主需負擔,傷病期間原領薪資,勞保只有賠償投保薪資7成。實際薪資-投保薪資差額,這部分是由雇主負擔,可透過加保將風險轉嫁保險公司。
《個人》
以上建議皆是屬於有雇主的情況下,但阿忠並不是屬於特定公司,在權利面屬於弱勢族群
我建議像阿忠這工作類型的朋友,每個月提撥三成的薪水來做規劃,轉移自身風險,彌補發生損失。
規劃一:購買定期壽險
規劃二:購買醫療險
規劃三:購買殘扶險
規劃四:購買重大傷病險
另外在能力範圍,可以再提撥薪水1成來做退休金準備。營造業,是看天賞飯吃跟需要高度專注的行業,隨著年紀越大,體力不如20.30歲少年健壯,所以要趁年輕時,提撥資金用定期定額方式,用時間去滾出複利效果達到完整的退休生活。
人一生當中將近一半的時間,都是在工作上,相關權益務必要重視,在求職前多訊問,這樣才對自身有保障,就不會如阿忠一樣,留愛『還留債』給家人。
作者:吳昭慧CFP
現職: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CFP®、台灣理財促進會會員、國泰人壽官網-平台顧問(我的保險好麻吉)
專長:退休規劃、保險規劃、投資規劃、資產傳承、產物保險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