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更新及危老條例已推行多年,許多地主想要藉此將自家老屋換新屋,卻因不清楚重建方式及規定,不知從何開始,在許多地主舊有印象中,重建需花費很長時間整合,且過去新聞中也常聽到一件都更案就花了十幾年才完成,或是與建商合建分配比例談不攏,讓地主想重建又望之卻步。
地主想參與重建 該從何開始?
政府為協助一般民眾更了解重建流程,不僅舉辦各種課程、講座,還開辦課程培訓都更危老推動師,也在各地設立工作站供民眾諮詢,政府網站上也設置常見問答提供民眾先自行了解。而新北市另有提供專人到社區進行解說,民眾可以找十五個人以上連署簽名後至新北市政府申請,都市更新處會擇期派人至社區進行都更法令宣導,民間許多建商、都更危老開發公司、不動產專業顧問或建經公司也都可提供協助,不過地主還是要慎選合適的專業團隊,才能獲取正確的資訊。
五層樓下的公寓,若基地小且鄰居間較為熟識,可考慮選擇危老條例進行重建,公寓同支樓梯戶數較少相對所有權人人數就少,通常較容易整合成功,可先詢問各住戶重建意願,因危老重建需百分之百所有權人同意才可申請,確定大部分人都同意重建再尋求專業合適的建商或團隊協助,成功機會比較高。如採自建、委建或全案管理方式,在完善的保護機制下,又可提升分回之權益價值,是有意願重建住戶可一起討論、思考的另一選擇。
較大型社區想參與重建時,可先成立社區管理委員會,藉由籌組管委會凝聚住戶共識、整合重建意願,若管委會進行順利,大部分住戶也都有重建意願,此時可討論希望以什麼方式進行,基地若是符合公辦都更條件,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市都更推動中心會以都市更新實施者身分執行市府重大更新專案,排除各項困難並負責各項工作至最後交屋。若選擇民辦都更,可找建商合建或籌組都市更新會,若由更新會擔任實施者主導重建時,建議採權利變換方式並尋求專業團隊協助,或以全案管理方式協助更新會進行重建流程,雖然都更需耗時較久,但權利變換計畫只要取得大多數權利人同意即可實施,其更新前後價值之認定由實施者與全體土地所有權人共同指定專業估價者,由政府協助大家以公正公開流程進行都更改建較能順利完成。
選擇與建設公司「合建」 比例如何分配才算公平合理?
原物料價格上漲及全台缺工問題,營建成本持續飆漲,已有不少營造廠向建商提出「成本加成」的報價策略,甚至有些建商原本推出預售案也部分改採「先建後售」方式,打算把上漲的營建成本反映在未來房價。地主若是採自建模式,需慎選營造廠避免無法順利完工,雖然政府提供容積獎勵誘因,但蓋房子所需建築成本動輒千百萬甚至上億,部分地主因自有資金不足,轉而透過與建商合建方式達成舊物換新屋,並享受改建後的增值利益。
與建商合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土地可建築容積率多少、未來可興建使用面積有多少,再來要了解當地新成屋市場行情、建商的新建物規劃設計與建材設備,新成屋市場行情可透過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俗稱實價登錄)查詢。地主一般會選擇與建商合建,通常是希望在不出錢情況下可以分回原使用室內面積之新建物,其中成本最主要就是建築興建費用,又會依各區房價、建築工法而有所差異,所以新建物規劃設計、建築工法與建材設備是攸關建築成本高低的關鍵因素。
「合建比例」係指將可銷售之房地扣除建築興建費用中的營造費用、建材設備、設計規劃與管銷費用等總成本計算後之結果。建議地主在改建前先多了解土地開發相關規定、自己所在建物之土地持分面積及土地使用分區,在原有土地持分面積×容積率×免計容積×獎勵值=可興建銷售面積×分配比例。合理的合建分配比例可請教專業人士,透過詳細的分析了解本身權益,避免因為資訊不足誤判情勢而錯過改建良機。
不管選擇哪一種方式進行都更危老重建都各有優缺點,相同的是需要所有住戶及廠商共同努力,加上政府提供的容積獎勵、補助、稅負優惠等,雖然重建要花費許多精力、金錢及時間,但仍建議住戶可積極參與、關心自身權利,找到最合適的重建方式及專業團隊,透過重建提高建物耐震性,讓居住環境品質更安全、更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