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是投資人在股市中常看到的情景。最近包括台股在內的全球股市,尤其是新興市場的股市,都一再上演這種恐慌的情節。最近台股出現200多點的跌幅情況,似乎較之前來得頻繁許多,日經指數下跌個400多點好像也是看過好幾次。最近全球股市這樣的跌幅,因為對未來景氣的不確定而產生的恐慌,占非常重要一環。投資人最近一定會覺得股市跌得莫名其妙,也因為如此,更容易在股票投資時亂了方寸。面對如此大幅波動的行情,投資人更應要冷靜沉著理性去面對,本期社長開講就針對亞洲股市及經濟情況加以分析,期待讓投資人安心,以期做出更理性的投資判斷,打贏這場硬仗。
#@1@#針對亞洲股市今年以來的表現,本專欄曾在299期中,針對全球資產膨脹下的投資策略,提出亞股過熱及漲過頭的警訊。對於社長開講的忠實讀者來說,應該早在1個多月前就已接收到這樣的訊息。當時提出這個論點的主因是,代表亞洲股市表現的MSCI亞太指數,在5月初期間創下17年來的新高紀錄,其間,還包括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的空頭行情,當時的亞太地區股市的行情,早已超越2000年高點的水準。此外,過去3年亞股平均的報酬率高達130%,一旦行情反轉,這3年來獲利豐厚的外資熱錢,將馬上撤資走人。果不其然,自從5月中以來,亞洲股市從高點下跌以來,平均已下跌約20%。其中,包括台灣、日本、韓國、香港、新加波、印度、泰國等股市,無一幸免於難。在短短不到2個月的期間內有這樣的跌幅,跌幅不算小。這對於投資人來說,應可算是再度投入亞股的一個大好機會。此外,由於過去2年新興市場股市表現亮麗,很多基金公司無不順勢推出新興市場基金,來吸引投資人上門購買,基金募到爆的情況時有所聞。當時,本專欄也曾提醒投資人,在投入新興市場基金時要謹慎考量風險因素,不要讓自己成為最後一隻老鼠。帳面上已有獲利的投資人,可以考慮實現獲利,結果也同樣出現新興國家的股市大跌的情況。在此要強調,除了本專欄一向不隨波逐流的立場外,最重要的是一直與投資人共勉的理性投資的投資態度及哲學,時常保有風險意識,見好就收,不盲目追逐,這樣的投資態度才能駛得萬年船。
#@1@#2004年3、4月間,對台股投資人應是印象深刻的一段期間。當時,台股遭受前所未有的國內外利空消息聯合夾擊,內部有總統大選後的槍擊案疑雲爭議,外部又碰到中國大陸施行宏觀調控的衝擊,真可說是內外交迫。也因如此,造成台股在當時從7135點,一路下滑到5300點才止跌,跌幅達25%。而當時台股的慘狀並非特例,其他亞洲股市也好不到那去。如圖1所示,自2004年4月期間,中國大陸宣布實施宏觀調控以後,隨即造成整個亞洲股市重挫,跌幅超過20%。巧的是,若比照今年以來亞洲股市,與2004年的走勢來看,其中,似乎有相當大的相似度。只不過在2004年第1季時,亞股漲幅只有約10%左右,相對來看,今年以來亞洲股市不包括日本的漲幅,最高曾達到約25%左右,兩段期間的漲幅雖然不一樣,不過,其跌幅似乎不相上下,約在20%左右。正所謂鑑往知來,如果2004年的走勢,可當成是未來亞洲股市行情的參考的話,從技術面的角度來看,到年底之前,整體亞洲股市仍有止跌反彈,在第3、4季的時候,行情有機會再度走高的機會,投資人其實無須太過擔憂未來行情。況且,若以整體經濟基本面為基礎,相對來看,今年的情況事實上比2年前的基本面情況還要來得好。
#@1@#長期以來,出口成長表現,一直是亞洲地區國家經濟的主要成長動力來源,不論是日本、南韓、台灣、中國大陸等國家都是一樣。因此,要檢視這個地區未來經濟基本面的展望,出口情況暢旺與否,是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以台灣及南韓的情況來看,2004年第1季以後,3個月的出口移動平均年成長率就呈現一路下滑,整整下滑了1年。出口年成長率從2004年第2季的33%高度成長,下滑到2005年第2季的8%,之後才再度出現生機,止跌回升。從今年以來,台灣及南韓的出口成長的動能,還是呈現持續增強的趨勢,而且季成長率相較於年成長率還更高,顯示整體的出口情況仍相當不錯。而且,其他國家像是中國大陸、日本、東南亞國家的出口動能也同樣表現強勁。這與這些國家主要的出口地區──美國及歐洲的經濟情況不錯有關,尤其,近期出口到歐洲的情況更是讓人刮目相看,且出口的項目以資本支出相關的產品為主。整體來看,亞洲地區的出口狀況相當不錯,預期整體經濟基本面連帶也將有所表現。和出口情況一樣,相較於2004年第1季以後的情況,亞洲地區目前的存貨情況也處於相對有利的情勢,可從圖2中,美、台、日、韓存貨與出貨比率可以看出。與2004年第1季之後的情況相比較,2年前的整體庫存情況呈現逐漸惡化,而且惡化的情況持續達3季之久,一直到了2005年初情況才有所改變,之後,整個庫存狀況就呈現下降的趨勢。而這些存貨情況的演變,與2005年第2季開始,無論是亞洲地區或是主要工業國家,其工業產出的都呈現擴張情況。由於目前亞洲地區主要國家,包括日本、中國大陸、台灣及南韓的製造業存貨水準,仍處於低檔水準,預期工業生產將可望持續擴張。以近期全球股市表現看,投資人最擔心的應該不是現行的經濟狀況,而是美國聯準會未來若持續採取緊縮政策,對於美國經濟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而對全球經濟,尤其是仰賴出口美國甚深的亞洲國家,面對這一些不確定性及憂慮,全球經濟的領先指標或許能提供些許解答。
#@1@#若以全球領先指標來看,全球領先指標(GLI,Global Leading Indicator),很明顯的在2004年第1季之後,隨即從高點一路向下,一直到2005年第1季才落底,與前面所提到的出口及庫存的情況十分類似。之後,在2005年第2季開始,工業生產開始進入擴張期,一直到目前為止,整個全球領先指標依然呈現上揚趨勢,顯示未來全球的經濟展望仍然樂觀可期,除了全球指標持續向上外,亞洲最大的經濟體日本的領先指標,同樣也是延續2005年中以來的上升趨勢。由此來看,全球的經濟成長將可望持續下去,同樣的,亞洲國家的經濟基本面同樣可望維持去年以來的榮景,投資人似乎不須過度擔心。
#@1@#除了上述的佐證外,投資人不妨回顧一下2004年第2季的情況,當時台灣除了因選舉產生的政爭外,中國大陸的宏觀調控也對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經濟,產生相當大的負面衝擊。除了亞洲的因素之外,向來扮演全球經濟火車頭的美國,也在2004年第2季末時,開始了至今已長達2年,而且還沒有結束的升息緊縮動作,將聯邦資金利率從原本的1%,調高到現在的5%,連續16次將這個指標性利率調高了4%。雖然至今,美國經濟成長並未因此而出現走緩的跡象。不過在2年前,對於全球股市,尤其是亞洲股市,的確產生了相當程度的負面衝擊。再將時空拉回到現在,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持續呈現高度成長的情況,而美國雖然一直出現對於通貨膨脹疑慮,不過,可確定的是,在聯準會將利率調到現今的5%後,未來再調升的空間已相對有限,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將不會再出現像2004年第2季之後的緊縮情況,這也將有利於整體亞洲經濟及股市的發展。德意志銀行反向看好推薦台股最近,在台股隨著國際股市下跌而走弱之際,一向有如散戶般追高殺低的外資法人,果不其然的在台股落難之際,紛紛調降台股評等,宣布看壞台股後勢。這樣的操作策略建議,其實是很外資的,並不足為奇。不過,就在大多數外資看空台股之際,德商德意志銀行卻逆向操作,叫進台股,建議投資人應該要買進台股,而且要加重持股(overweight),也就是建議投資法人在做地區性配置的時候,對於台股的持股比重,應該要放得比像MSCI等指標性指數的權重還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台股相對較為便宜,從本益比的角度來看,目前台股的本益比約在13.2倍,相較於MSCI亞太指數16.1倍的本益比來看,台股的確相對較為便宜。這與台股在過去3年中漲勢相對落後有關,相較之下,之前投資人極力吹捧的印度,由於升息及通貨膨脹疑慮影響,加上本益比超過15倍,已相對較高,則被德意志銀行評等為賣出。對於有意投資印度的投資人來說,可做為在投資前參考的依據,詳加考慮。
#@1@#最近台股的投資人一定是鬱卒得不得了。台股一方面受到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安的影響,一方面又有政治面的紛擾,每天看著帳上投資金額愈縮愈少,心情怎麼會好得起來,不過,面對如此令人煩心的投資情境,投資人更應冷靜理性面對。這時候,與其每天看著股價上下起浮震盪,不如多下些工夫在基本面的研究,就像前面所舉2004年與今年的對照比較的例子,很明顯的,二者間的確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度,不過僅有股價指數的走勢類似,經濟基本面的情況卻大異其趣。現在的基本面比起2年前的時候真是好太多,不論是就出口狀況、庫存水位、領先指標及經濟緊縮政策來看,目前整體亞洲地區的經濟情況都較2年前好很多,有這樣的基本面當靠山,投資人其實並不需要太擔心。有了基本面的支撐,投資人對於未來的台股走勢其實並不需要太悲觀,心情上也不能隨盤勢的起浮而受到影響。這時候更需要的是理性的判斷力,而這種心理戰(mental game),對於股市的投資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訓練,而且是獲勝賺錢的必備要件之一,因為通常都是在行情波動起伏幅度大的時候,投資人最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而且常常是一步錯,步步錯。這對於有相關投資經驗的投資人來說,相信是感同身受。就像在打高爾夫球時,假若前面有個大水池的水障礙出現,因為怕下水而產生畏懼感的關係,反而更容易把球打到水裡,而常會因為這球打不好而連帶影響到後面的成績。打球的人如何克服這種害怕的心態,就如同投資人在面對行情大幅波動的股市一樣,需更加冷靜沉著以對。唯有這樣,先戰勝自己,才有可能在股市中獲勝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