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週五非農就業人口報告公布後,道瓊指數瞬間下殺將近二百點,就是因為數據遜於市場預期非常多。經濟學家原預估四月份非農新增就業人口應該要增加99.8萬人,結果實際數據公布卻僅有26.6萬人,差距太過於巨大,也打臉許多國際投資機構。
另外,在同一天台灣也公布了進出口及貿易收支數據,結果雙雙優於市場預期,出口年增率高達38.7%,優於市場預期的27.6%,此外貿易收支竟高達61.8億美元,遠遠超過市場預期的32億美元。
這些重要的經濟數據應該要如何解讀,美國經濟是不是見頂了?台灣內需那些產業趨勢可以注意?我會帶各位讀者慢慢拆解。
很多投資朋友在上禮拜五看到非農就業人口只有26.6萬人後,被嚇了一大跳,因為只有市場預期的四分之一左右,加上道瓊指數急殺,更加深數據帶來的恐懼,然而在台灣時間晚上9:30美股開盤後瞬間跳漲,好像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一樣,為何如此?
其實一般人在講的美國非農就業人口數,是指「經過季節性調整(seasonal adjusted)」的數據,所謂的季節性調整,根據國發會的說明,就是許多總體經濟的時間序列(time series)資料,因受到自然氣候、風俗習慣、生產週期或假期等因素影響,往往具有季節性變化,這些季節性變化對時間數列資料會產生嚴重干擾,增加研究分析的困難。季節調整即是指對時間數列所隱含的季節性因素,以統計方法加以調整,使得總體經濟數據能夠更精確反映景氣循環的變動狀況,便於研究分析比較。
例如傳統上華人地區會過農曆年,會導致一月或是二月的工作日減少,連帶影響營收下滑,但營收下滑並不是因為生產力降低或需求降低,而是受到風俗習慣影響,為了能讓農曆年的營收跟其他正常月份做比較,就必須經過季節性調整。
那麼我去看了一下未經調整的美國非農就業人口,竟然高達108.9萬人,這能說是勞動市場很糟糕嗎?第二個美國勞動市場其實很熱絡的證據是,每小時平均工資月增率高達0.7%,遠高於市場預期的0.0%,勞動參與率則從61.5%跳升到61.7%。
這代表美國的生產者其實是願意聘用人力生產的,但受到社會限制、經濟封鎖、交通運輸不便、失業補助金的替代效果等等因素,使得勞動市場的供給遇到瓶頸,這也是為何薪資會上揚的原因,當企業聘用不到人,自然需要付出更高的薪資來吸引勞工。
因此美國的這份數據其實並沒有市場想像中糟糕,也間接證實美國的復甦還有一段路要走。
台灣經濟非常火熱 景氣循環股還是主流
上週五公布完貿易收支跟進出口數據後,觀察這次的出口能高速增長,靠的是晶片出口以及傳統產業出口支撐,而且出現淡季不淡的狀況,也印證了過去一個月我在群組分享的看法完全正確,由於有過三年總體經濟研究員的經歷,對於數據當然相對其他產業分析師更為敏感,也因為看到景氣循環正在加速擴張,因此我在群組裡早在四月十三日就曾推薦過長榮(2603)、萬海(2615)、華航(2610)、陽明(2609)、華紙(1905),四月十四日推薦中鋼(2002)、中鴻(2014),過去一個月,許多股價早已翻倍頻創新高,在群組的好朋友都能證明我的觀點非常一致,就算到現在,我仍然認為這波行情還沒走完。
上週跟讀者分析過銅價的展望,從全球供需一路切到個股,如第一銅(2009)、華榮(1608)、華新(1605)等等,我都曾經在群組分享給好朋友,當時銅價還沒破萬,而我喊出銅價上看12000美元,目前LME銅價的差價合約(CFD)甚至已經來到10712美元,再次驗證總體經濟的研究相當重要。
由於印度疫情大爆發,印度是國際間重要的紡織品以及鋼鐵出口國,受限於衛生條件以及風俗文化,印度疫情難以控制,間接使台灣紡織產業受惠,尤其是紡織產業本身就有需求漸旺的趨勢,我認為聚陽(1477)、宜進(1457)、南紡(1440)這幾檔股票能夠搭上紡織題材,後續如果有更多分析也會在群組裡面發布,歡迎更多投資朋友加入我的群組,在Line上搜尋【@920lttev】以及Telegram上搜尋【money1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