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近日所公布數據顯示,台灣區7月份失業人口數為44.89萬人,較6月份失業人口數43.71萬人,增加1.18萬人,其中,因為歇業或業務緊縮而失業人數為2.1萬人。受此影響,7月份失業率由前月4.22%提升到4.32%,是自4月份以來,失業率連續4個月成長。台灣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主因有3,其一在於景氣能見度不高,其二則在於生產線移往大陸,滅少就業機會的提供。其三則結構性失業問題始終未獲解決。其中,因為第3項因素而失業的人,屬於隱藏性失業人口。所以,台灣實質失業率將會高於4.32%這個數字。然而,就在失業人口逐漸增加,國民薪資水準持續走低,再加上物價水準又偏偏走高的情況下,我國人民之消費能力勢必受到大幅削減,百姓也就會開始縮緊荷包,儘量減少支出,如此下來,終端消費市場就會快速萎縮。更可怕的是,「季芬財」經濟現象已出現在台灣社會中,百姓因為所得有限,而將薪水投入飲食等低價產品,而減少長期性資產支出,所以,近年來消費者物價指數雖然只有2.3%的成長,但食品等民生物資價格漲幅超過7%,道理就在於此。因此,除了未來2個月失業率是否獲得改善,是一項重要觀察指標,第2、3季企業財報存貨水準若有走高現象發生時,就足以證明,今年2季以來景氣復甦的現象,可能就只是「誤會一場」而已。另外,政府若要達到經濟成長率「保四」的目標,除了依賴財政政策,提高政府支出外,認真解決失業問題,恐怕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1@#日前行政院主計處公布台灣第2季經濟成長率為3.03%,與第1季經濟成長率2.54%相較,表現只能說是符合預期,但與政府所設經濟成長率目標4%相較,這樣的表現只能用不及格來形容。如果我們再將第2季物價成長率2.36%設算進去,實質經濟成長率就連1%也不到。由需求面來看第2季經濟成長動力,主要還是來自於民間企業資本支出,這從景氣復甦,企業增加資本支出有相當大關係。至於政府部門支出與進出口貿易表現,則是成為經濟成長的最大阻礙,這除了可以看出政府部門效率不彰,並形成過多浪費外,台灣外貿環境日趨險惡,恐怕才是值得重視的問題。至於民間消費部門表現,則保持持平。台灣經濟活力來源,就是來自對外貿易,但近期不僅進出口成長數字只落得個位數,成長力道明顯減弱,甚至今年還有數月是呈現入超狀況,這也間接反應台灣引以傲製造業環境有明顯弱化的現象,對台灣長遠經濟發展將構成嚴重警訊,無論是政府或是投資人,都必須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