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行為的改變,消費者在購買產品中找尋新的生活價值,從前客戶買的是一瓶果汁,現在賣給客戶的是一個健康的希望。在保障的領域裡,壽險公司推銷給客戶「安心」,在理財的領域裡推銷「高獲利」。結合保障與投資時,投資人則追求「全球化的保障」!
每個人投資理財目的都想要賺錢、獲利,但真正賺錢的人卻只有少數。有錢人能致富有90%是因為有完善的財產配置。你有投資股票嗎?你有房子嗎?你有投資人壽保險嗎?你以為這樣就達到財產配置了嗎?但若這些都使用台幣投資,其實完善的財產配置最好包括外幣資產。
由於新台幣匯市屬於淺碟市場,加上政治風險偏高,外幣資產是持續致富進行資產管理時,不可或缺的項目。雖然保險擁有節稅優勢,卻無法規避匯率風險!如何達到投資與避險之綜效?在台灣新開放的金融商品市場中,外幣投資型保單無疑為投資人增加了多種幣別投保的需求和國際化的保障。以後外幣理財除了外幣定存,藉由外幣投資型保單提供保險保障外,還可以連結外幣計價的境外基金作投資,透過投資收益增加外幣資產。台灣民眾總存款餘額約十餘兆,外幣存款帳戶約占總存款餘額的10%,約新台幣1千億餘元,因此,估計台灣的外幣保單每年平均保費,約可達新台幣100億。以美元存款帳戶來說,2年期定存年利率約3.5%;投資外幣保單,以高風險股票基金為標的,長期預期報酬率約8%、9%,債券約為4%。
台灣目前投資市場長期的投資工具還是以海外市場為主,但是國外投資會有匯率風險,保險業者因應浮動的避險成本也使得投資績效浮動,外幣保單開放的疑慮在擔心新台幣可能大量流到外幣,但我認為開放的重點不是把投資轉到國外,而是要讓台灣的投資市場更成長,讓更多人了解國外的投資工具,然後評估台灣開發這些投資工具的可行性及開放後的發展性。
自從2002年金控法通過後,金融創新也愈來愈多元,包含經營模式、多元通路、商品設計、獲利模式、作業流程、客戶服務。目前保險業的問題在於同質性過高、資本效益不彰等問題,要解決這樣的狀況,我們必須提倡體驗經濟,切合客戶需求與價值優勢的定位。讓投資人可依照資產配置、資金調度需求,選擇全球布局兼具投資效益與保險保障的外幣保單。追求「全球化的保障」將是金融國際化之後,不可或缺的一項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