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價連續飆升了3年,讓從事房屋仲介的商家生意紅火。據估算,3年間整整開了兩萬多家,一條不到兩百公尺的大街上,往往可以擠進十來家仲介店面,這也算是上海的奇景之一了。不過,當北京政府去年中旬祭出宏觀調控政策,今年連下幾項課徵營業稅的重手後,房產市場如臨大敵,有賣價、無買氣,業者形容這可不是在度小月,簡直是過嚴冬。尤其在「五窮六絕」的兩個月,全上海房產交易量幾乎掛零,當時專家預料,體質不好的仲介業者勢必在這波打壓中出場。果不其然,上海現下已經倒了7千家業者,算算也有1/3。台資的房產仲業者原本被各界看好,應該可成為最後勝出的贏家。沒想到,老字號的太平洋房屋照樣關到只剩3家,後起之秀的傳家房產和遠見房產,也縮減業務,剩下個位數店面;倒是信義房屋的表現令人眼睛為之一亮,還逆勢操作地在閘北區開了一家店面,40家直營店居然無一歇業。信義的能耐在哪裡?說穿了其實就是穩健紮實。從開店到選址,至少要磨上3個月時間,每家店面要求靠近商圈50尺內,因此縱使在最差的時機點,也有零星交易量支撐管銷費用;而信義的上海員工也已完全在地化,店長不但都是大學畢業生,每位都從基層升任,絕無空降部隊,因此忠誠度極高。也難怪信義房屋在這波的上海房市大災難中,險度關山,算算二、三季縱有虧損,但第一季業績的亮麗表現,足以負擔虧損,尚有賺頭,也寫下唯一對抗宏觀調控,還能反虧為贏的房仲介教案。(文‧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