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投資型保單剛上市時,28歲的小徐為了捧好友小蓉的場,買了一張變額壽險保單。這張年繳保費24,000元、保額200萬元的保單,連結了數十檔基金,當時,小徐還花了不少時間從中選了東歐基金、美國股票型基金、美國債券基金、歐洲債券基金、能源石油基金等5支基金。這天,小徐閒來無事,拿起保單仔細算了一下才發現,3年下來,投資報酬率雖然看起來還不錯,大約有10%,但實際上至今已繳的72,000元保費,其中有58,000元都是費用,真正投入基金投資的部分才14,000元。也就是說,即使報酬率達10%,也等於只有多賺了1,400元。發現了這個事實,小徐大呼:真不划算!要不是礙於小蓉是好朋友,且服務還不錯,每周都有寄些國內外投資報告、基金績效表、基金換檔提醒等,小徐可真想解約。不過,小徐當初所抱持的心態本就是:新玩意兒玩玩看,至少「掛了」還有200萬元的保障,而且1年24,000元可買5檔基金也不錯,因此小徐還是決定先放個5年再說。
#@1@#根據壽險公會統計,投資型保單去年已經與利變型年金、傳統壽險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在銀行、保險公司大力的推動之下,市場的接受度還滿高的。然而,很多人都像小徐一樣,因為人情壓力或覺得商品新奇,甚至在業務員編織的高報酬率美夢下,也沒細究就買了。結果,日後發現前2、3年投入的資金根本大部分都是費用,花在讓人目不暇給的名目上,比實際投資上還多。詮國保險經紀人公司表示,有些透過銀行通路買的,甚至不知自己買的是保險。事實上,投資型保單推出後會有糾紛是早就預料到的。倒不是因為保單有什麼陷阱,而是商品本身太複雜。像前2年推出的投資型保單,多是連結連動式債券,國寶人壽副總經理賴宜銘就說:「連動債是給法人玩的,不該給什麼都不懂的消費者玩。」結果,現在因投資型保險而套牢在債市的資金,就有3,000億元,再加上銀行通路,全台就有6、7千億元套在海外連動債券上,怪不得台股前陣子缺乏動能。三商美邦人壽則指出,投資型保單種類繁複,附加條款的地方若消費者購買前沒了解清楚,日後處處是糾紛來源。比如說保額怎麼變化?消費者是否了解保額如何隨投資績效而有怎樣的倍數增減?日後如何提領?是可部分贖回,還是需用保單貸款的方式?是否有紅利回饋?有的保單對長期準時繳保費的客戶有紅利回饋,有的則無;何時保單會停效?當投資績效不好時保單仍可維持有效嗎?投資標的是否會隨市場變化增減?選擇性夠多嗎?在費用方面,投資型保單包括前置費用(基本保費費用、額外投資保費費用)、保險相關費用(保單管理費、保險成本費)、投資費用(若投資的是基金,會有申購基金手續費、基金經理費、基金保管費、基金贖回費用、基金轉換費用、其他投資相關費用),有些保單若前置費用收得不多,則後置費用(解約費用、部分提領費用)則會收得少。詮國保險經紀人公司表示,這些費用消費者往往被扣了錢才會發現,也常是糾紛起因。在投資工具的部分,佳迪福人壽投資型商品研發部襄理廖正宏表示,目前國內連結最多的投資商品就是基金和結構債(連動債),是一種零息債券跟選擇權結合的商品,風險彈性很大。另外,像保息帳戶、定存、ETF、stable value fund、資產抵押證券化(RITS、現金卡、房貸、車貸、信貸債權)、各國公債、金融債、公司債、美國抵押債券、國庫券等也都是可連結的,琳瑯滿目的金融商品,消費者有時根本不知自己買的是什麼,會承擔什麼樣的風險。
#@1@#事實上,投資型保單在不同國家誕生的背景都不同。僑光技術學院金融與風險管理學系教授余永讚表示,投資型保單在美國是因為整個投資環境好,保單的預定利率趕不上市場其他金融商品的報酬率,造成保險公司資金大量外流,因而衍生出來。然而,在台灣,則是保險公司為因應利率急速下滑,造成保險公司利差損擴大而催生出,但投資環境卻不如當年的美國,因而顯得有點生不逢時。余永讚開玩笑道:投資型保單是給「賭性堅強」的人買的,他表示:「投資型保險是個矛盾的保險。」因保險的真諦,本來就是要將不確定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應該要將不確定的未來變成確定、可掌控的,投資型保單卻是讓該確定的變不確定。賴宜銘則認為投資型保單適合有「買保單要承受風險」觀念的人買。他也覺得:「投資型保單出來太早。」他認為,台灣跳過萬能保險的階段直接進到變額保險、變額萬能保險,的確有點快。賴宜銘指出,若是想獲得比定存報酬率好、又不想承擔太大風險的人,更適合買萬能保險。他表示,萬能保險有最基本的獲利保證,太高的投資風險是由保險公司扛,景氣好時保戶有機會享高報酬,景氣差時至少能保本。且繳費方式彈性,只要保單價值夠,「繳費3年,保障延續到59歲都可能。」賴宜銘舉例道。
#@1@#總之,買保險最怕一窩蜂閉著眼買,尤其投資型保險商品,不像傳統壽險,定期繳錢,到期、身故領回定額保險金。不僅繳費方式變得彈性,連保障都可能從300萬元變200萬元,可不是開玩笑的。由於投資型保單很複雜,保險局官員收到的申訴案件增多,從去年就開始提醒消費者在投保時,除了應要求業務員出示相關證照,更應仔細閱讀、保管相關說明書。要買投資型保單,一定要看仔細、弄明白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