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s;ISM),每月初均會公告上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於採購經理人指數組成分子相當具即時性,例如新接訂單、商品價格、賣方業績等,都相當具有即時性,因此,被視為最重要的製造業指標,同時也可以作為判斷領先指標的參考。最新PMI指數連續兩個月下降,指數仍維持在代表製造業景氣擴張的臨界值50以上,達最新值58.1,是從9月,也就是今年最高值59.4連續兩個月下滑的現象。進一步分析發現,57年來11月PMI均值為52.9,而今年11月的58.1,仍舊高於均值,顯見製造業仍是處於健康成長的趨勢。進一步與台股走勢比較後發現,兩者指數走勢有著不可言喻的巧妙關係,無論是即時或是落後反應,兩者一定會有某種程度正相關。以附圖近4年來兩者比較圖即可發現,當PMI上揚時台股也跟著上揚;當PMI下挫時股市也會隨著下跌,但是近幾個月以來,當PMI開始上揚,台股卻不動如山。以近幾個月ISM走勢來看,明顯的趨勢又已經拉高向上,而台股竟尚未跟上反應,這現象相當特殊。依過去 追蹤兩者相互關係來看,只要未來一兩個月ISM可以維持高檔,甚或繼續攀升,台股遲早會開始快速噴出!(文.陳博彥)
#@1@#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就是以消費者角度衡量財貨及勞務的價格,一般來說當CPI持續上揚時,可能代表物價有膨脹的現象,這是美國聯準會利率政策走向的觀察的重點項目之一。根據美國勞工部,12月中旬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最新數據指出,1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下跌0.6%,跌幅不但超乎市場預期,也是美國半個世紀多以來,單月最大的跌幅。主因為能源價格下跌了8%,這是1949年7月以來,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最大的跌幅,市場普遍預期通膨壓力將減緩。根據附圖美國勞工部所發布的各城市半年平均值來分析,可發現預測到今年底為止的CPI漲幅將大幅縮小,達0.67%,這將是2003年上半年以來漲幅最小的一個半年。須說明的是,以半年作一平均較容易掌握到中期趨勢,與一般坊間採用單月推論更容易了解趨勢的發展動向。而附圖是去除能源及食物等數值後計算的核心物價指數,此舉避免季節性波動因素,因此更能夠貼近真正物價,也更能指出真正通膨程度為何。目前依半年趨勢圖來看,成長率大幅下滑,顯示未來至少一段時間,通膨的威力將不如過往兩年來的具威脅性,此也暗指聯準會
#@1@#漸趨於中立,也佐證了日前聯準會升息後的看法並無二致!(文.陳博彥)通貨膨脹威脅將變小──美國CPI與年增率趨勢圖(民國79年1月至2005年12月(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