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記者有**年資歷的范植明,處理新聞的歷練,讓他面對資訊能保持冷靜,並作分析與判斷,這顆冷靜的頭腦用在投資理財上,不管是房地產、股票與海外基金的投資,獲利都頗有斬獲。
#@1@#和一般人一樣,30歲前的范植明積極累積著自己的第一桶金。北市商畢業選擇先當兵的他,在當兵時,將自己每個月4,000多元的薪水存下、加上母親幫忙跟會,買了一部汽車,寄放在表哥的車行,放租收取費用,讓原先只是停留在累積階段的金錢,因為投資而開始滾動,到了退伍後,帳戶中,已經有了40萬的存款(那時還是1美元換40元新台幣,定存年息利率超過12%的時代)。
#@1@#在范植明的投資理財觀中,比存款更重要的是知識。如果沒有知識,頂多只能賺5%、10%的投資報酬率,但如果能夠真正了解財經報導以及兩岸和國際發展情勢,「在大洪流中不會失去方向」,至少可以賺個大波段行情。因為這樣的想法,兩岸經濟發展演變,在他的想法中,就像百貨公司中並行的兩架電扶梯。「一架向上走,一架往下行,而我們都是腳踏在電扶梯的人,你要走在哪一邊,都是自己選擇,不用手上有多少錢,假使處於下滑的電扶梯,跳到另一邊跟著往上滑,也會跟著往上滑。這是社會經濟變遷,就看你自己能不能捉得住。」這也是後來范植明轉進上海投資的潛在動力,「我看見他們的未來,但他們卻不知自己的變化為何。並不是自己多聰明,只是我們曾走過。」因此,在2002年決定移居上海前,范植明就已經常常到上海觀察,投資房地產的可能性。最後決定買下,位於上海外灘對岸的上海世茂濱江花園。因為考量到日後孩子讀書與生活空間需求,選擇偏向投資性,雖然買的是當時在上海是最貴的房子,不過那時的他,憑藉著以永和房價買上海信義計畫區的想法,認為房子所在地靠近陸家嘴,屬上海金融中心,只要上海成長,那麼這個地方一定會增值。在上海地產探底後的起飛點,投入300多萬元人民幣,而今增值超過1倍多。他的投資概念很明確,「我從台灣的經驗來看大陸的經驗,台灣於71年房地產整體上揚,而後10年,因為房地產和股票帶動,造成台灣經濟活絡現象。我沒有錢跟上時代洪流,只能看見別人賺錢、錢滾錢。但時代的演變又在上海上演,從我結婚第一次到上海一條高架道都沒有,而現在,我看見上海慢慢在變化中,慢慢成為真正發亮的東方之珠。當然不能自絕於時代洪流之中。」
#@1@#除了房地產投資外,冷靜且理性的范植明在其他工具的投資上,採取的是積極型的部署。他第一次買股票,是參加中鋼第一次公開發行股票抽籤,抽到4張,40多元,等到103元時,他就賣掉,剛好躲掉114元高點下殺的時刻,賺到兩倍半。「人要真的去買,才會去關心,花精神去注意,不是真的去買,光只是注意還是有限。就像賭博,在旁邊看,跟自己下場是不同的。感覺不同,操盤起來會比較謹慎。」因為初次投資的經驗,讓他發現投資報酬率比定存來得好,從此,開始將投資資金放到股市中。問及操作習慣時,歷經在萬點行情之際的他表示:當所有媒介都在說哪檔股票多好時,那就是該賣掉的時候了!股市的黑色頭條則是買進的時機點。有點逆勢操作的味道,不過他也笑笑地說,知道的人很多,但這樣做的人很少。而不同於一般人設定停損點的時候,他多從觀察國內外產業趨勢和經濟脈動,作為股票買賣間的判斷。
#@1@#所以當台股走勢衰退時,范植明的投資轉向海外。在當時,他以單筆投資布局日本店頭和科技市場,幾個月間(到底幾個月?)呈現10倍成長,他形容,「獲利很瘋狂但也很緊張」,對比於現在媒體大談日本大復甦時,早有經驗的范植明,已經在前幾個月就已投入。儘管在房地產、股市或者海外投資都有不錯獲利,范植明謙虛地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人生活在世上都要有計畫的想法使然。他特別建議投資人,千萬不要借錢投資,因為一旦有了負債,有壓力就會緊張,如果是存款拿來錢滾錢,這樣的投資只是銀行數字的上下而已。而今這位在工作與理財規畫上得心應手的總經理,為了能夠照顧兒子,他放棄自己深愛的新聞工作,從上海回到台北,選擇自己創業,在裊裊的法國咖啡香中,計畫著自己的第二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