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了農曆年的長假後,所有人再度回到工作的崗位上,為新的年度再做衝刺,正所謂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在接下來的新的年度當中,可選擇要如何過這新的一年,可以選擇繼續隨波逐流,過著漫無目標的日子,或者,換個新的生活態度,規畫一下自己及整個組織在新的年度中的目標,再努力的朝這些目標邁進,如果你選的是後者,這篇文章是特別為你而寫,值得所有有志者一同來認識,並進一步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管理方式,那就是「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這個著名的管理哲學,是由管理學一代宗師彼得.杜拉克(Peter E. Drucker)所提出,在他1954年出版的知名著作《管理實務》(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當中,首度提出這個的理念,在他的觀念裡,目標管理是一種制度、以提高績效為目的、設立目標為手段、是一種行為科學之運用、以共同完成設立的目標,而且,目標管理應設定期限、工作項目、數值、標準價值,以作為執行人員努力之方向。透過這樣的目標管理,藉以改正個人主義及本位主義的缺失,以促進部門與部門之間以及個人間的溝通與聯繫,使所有組織內的成員皆有一定的努力方向,藉此凝聚整個部門或是全體公司同仁的向心力,在目標確立後,經由團隊合作的方式,共同達成目標。一般人誤以為「目標管理」就是不計一切代價的達成既定目標,其實「目標管理」強調的是事前共同的制訂目標,需要有所有人員的參與,再加上事後的績效評核與修正,才能算是完整的目標管理。雖然它確實是以目標為導向,卻更重視透過良好的運作程序及所有人的參與,以提升整體的績效,這與傳統的「以目標為管理手段」的觀念截然不同。它是一種一起參與、充分授權、團隊合作及自我控制的管理,它的優點包括啟發員工自動自發精神、促進溝通、提高績效、加速員工學習、培養員工能力、增進團隊合作、改善內部人群關係、激發員工潛能等等。當然這個管理機制有有其缺點,例如,員工對目標管理制度存疑,若公司強勢執行目標管理,必將引起員工抗拒的心態,而且若目標系統與考核系統未能相結合時,必將出現評核不公的情況,值得注意。此外,在設定完目標之後,所有人都應該積極勇敢的找自己的主管討論所設訂的目標,如此才能真正發揮目標管理的功效,迎接新的一年的挑戰,以此與所有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