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貨幣,貨幣則是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易的憑藉,商品交易活動多了後,貨幣就自動地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形成另外一種獨立的商品,它是一種特殊商品。錢是在商品與服務交易中做為支付酬勞的工具,當甲方為乙方提供商品或服務時,乙方就需支付甲方「錢」做為酬勞,甲方把因服務或商品交換得來的酬勞「錢」去支付他所需的商品或服務,經濟活動就在這樣繁忙的交易中,錢來錢往中建立起來。錢的具體形式是貨幣,人們每天所看到形形色色的貨幣、紙幣或銅板,就是「錢」。財富則是用錢來代表,因此人們稱財富為錢,有財富的人通常被稱為有錢。錢在企業經營中代表著企業的金錢流動,企業能否存續、永續經營完全繫乎它的現金流是否為正數,如果企業的現金流為負數,經歷一段時間之後,它就無法支付員工薪資,銀行貸款利息或供應商的貨款,支付不成企業就要倒閉。企業的現金流就是錢,因此員工如果對錢有正確的觀念,則企業的現金流可以得到改善,企業也就生機無限。個人的經濟生活,如果現金流沒了,則無法購買食物或日用品,甚或無法繳交學費,小孩不能上學,沒錢,食、衣、住、行都成了問題,如果有錢,食衣住行都有了,才能工作,創造財富,「錢」對個人的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們年紀大了,健康一日不如一日,有了毛病需要看醫生,看醫生拿藥都需要錢,沒有錢看不了醫生,買不起藥,身體健康難以維持,對健康而言,「錢」也是很重要的。女人愛美,需要做美容,做美容服務要錢,買化妝品也要錢,有錢買得起化妝品,化妝之後總是會漂亮一點,錢也可以讓女人更漂亮。
#@1@#既然「錢」這麼重要,那為什麼許多人對「錢」仍有誤解呢?甚至把「錢」與「骯髒」連想在一起,認為一心一意想賺錢是不對的,而且肆意貶低「賺錢」的社會價值,並進而鄙視之。至於會有這樣的貶低「賺錢」的社會價值觀,實因肇因於社會對「錢」的不正確認識,政治人物的以訛傳訛,廣為傳播有以致之,有一次我在一個國際會議,談到企業是以賺錢為目的的主題,我提到企業的功能是獲利、賺錢,但緊接著一位政府高級官員卻上台發言,對這個主題加以澆冷水,說企業不可只看到賺錢而必須注意社會公益把我的立言論全推翻了,這類的言論實際上是對「錢」的誤解甚至誤導了大眾,對經濟發展是有害的,但它的論點,受到大眾傳播會傷害社會生產力。好心卻做了壞事。只因錢是萬能,因此大家都要錢,所以能賺到錢是非常困難的事,一個人必需創造有用的價值才能賺到錢,當人創造有用的價值時,這個社會的經濟就進步了,資本主義就是鼓勵每一個個人都能在社會的經濟價值系統之內努力創造價值,當每一個人都按經濟秩序創造價值時,這個社會經濟就發展,社會就進步了,而錢或者賺錢就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1@#當有人說「錢不是萬能」這只是在安慰自己罷了,因為錢即使不是萬能,它也是9999個能,把一個不能拿出來否定一萬個能的觀念,顯然不成比例,因為正確一點說來,錢應是萬能的,偶爾有一兩個不能,又何傷說它是萬能的呢?
#@1@#我們說錢是萬能,它又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動力,又是激勵個人事業的原動力,鼓勵每一個個人努力掙錢應該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我們必須將賺錢界定一下,以防作奸犯科、不法之徒、偷竊這個概念。賺錢應該是在社會經濟秩序規範之內進行才是「賺錢」,超出這個範圍就是搶或偷了,皆不屬於賺錢了。賺錢之道必需是合情、合理、合法,而合法是底線,非法得來的錢不是「賺」錢,「賺」錢是透過創造有用的價值得來的報酬,「賺」「Earn」,而非「搶」「Rob」有「偷」「Theft」。除了合法之外,我還要強調「合情合理」,奸詐之人永遠可以鑽法律漏洞,獲取「合法」但不「合情、合理」之財,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不義之財,我們希望人們都是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情況之下,憑勞力,專業知識與智慧去「賺」來的。在這個界定之下,社會應該建立賺錢的價值觀。既然鼓勵人們努力賺取合情、合理、合法的錢,不但解決了個人的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的問題,同時又可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就應該教育人們對「賺錢」的正確價值觀,掃除彌漫在社會中的錯誤觀念,把賺錢的思想解放,放手去努力賺錢。當一個個人努力賺錢時,他(1)創造了價值,(2)把經濟活動效率提到最高,(3)簡化了社會的經濟工序,(4)最有效率地使用資金,這4個動作都正面地提供了社會經濟生產力的成長,促進經濟發展,對整個人類是有益的,努力「賺錢」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賺錢的價值觀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主觀上意識到必需努力賺錢,客觀上卻又受到許多錯誤觀念制約,而不敢放心,放手去做,殊是可惜。抽言:當一個個人努力賺錢時,他創造了價值、把經濟活動效率提到最高、簡化了社會的經濟工序、最有效率地使用資金,提供社會經濟生產力的成長,促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