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3年3月與6月,相繼爆發出足以震撼台北股市的「博達案」與「訊碟案」後,除了讓投資人省思到檢視企業體質的重要性,由於當時「地雷股」都透過海外可轉換公司債(ECB)進行「吸金」;因此,也讓投資人警覺到其他發行ECB的企業是否有能力償還這些海外可轉債。只是,在如此人人自危的台股投資氣氛下,衛道(3021)事件緊接著引爆,成了台北股市的另一個地雷。
#@1@#以衛道93年第2季資產負債表進行檢視,衛道出事已可預見。當時,公司負債比率就高達84%,流動比率則僅有63%,無論是財務結構或償債能力,都明顯不及格。最糟糕的問題在於,當時,衛道帳上現金僅有6,553萬元水位,但流動負債金額就高達22.18億元,立即有贖回壓力的ECB金額,亦高達9.47億元,縱使公司流動資產水位高達14.03億元,但多集中在存貨與應收帳款。在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情況下,衛道出事也就成為理所當然的結局,而本來就積弱不振的股價,就從當時8元左右水準,一路下跌到目前不到1元的慘況;至今,仍無任何起色。而從衛道,甚至是博達、訊碟等地雷案件,都可以得到一個明確的啟示:就是無論公司獲利狀況如何,公司體質不佳,或是持續轉差的公司,投資人就必須提高警覺。除了看傳統負債比率、流動與速動比率外,公司是否握有足夠的現金部位以支應即將到期的債務,也是觀察重點之一。而重視公司資產品質,正如同華倫.巴菲特經常給投資人的告誡,「在買房子前,不是只看這個房子蓋的漂不漂亮,更重要的,還要看這房子的地基穩不穩。」
#@1@#表一所篩選出的個股,皆為05年第3季負債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以及現金流動負債比等數據較去年同期惡化;而且,數字皆不符市場標準,合計有26家公司出列,其中名列榜首的中鴻(2014)須要格外留意。若單從104.19%的流動比率來看,似乎狀況不是這樣糟;但速動比率僅有11.29%,問題就出現不具流動性存貨金額逐季走高,中鴻在04年第3季存貨金額為69.98億元,佔總資產比重22.99%,但到了05年第3季,在貨(**應無這個詞)金額竟高達165.12億元,佔總資產比重47.04%,而相較同時期營收(入?)成長,則連1%都不到,實在有被上游廠商堆存貨的嫌疑。除了存貨問題嚴重惡化外,最糟糕的問題在於:中鴻現金水位僅有1,126萬元,佔流動負債金額僅0.06%,而公司短期投資水位是0元,在面對9.6億元一年內即將到期長期負債,123.98億元的短期借款,或是177.74億元流動負債,真不知道公司要如何籌措還款資金。對於這種財務結構與償債能力急速惡化的公司,投資人最好是敬而遠之。
#@1@#當然,財務結構與償債能力的好轉,確實能夠提升公司本身的「資產價值」,對於市場所給予「投資評價」亦具有加分作用;但並不是因此就會讓股價向上推升,或構成飆股的條件。就如同葛拉漢所做的妙喻一般,「如果說資產負債表是船身的話,那損益表就如同船上的帆。」意思也就是說,公司擁有良好的財務結構,就能夠讓公司的船身更加堅固、更經得起風暴的侵襲。但要讓公司這條船能夠航向更遠的地方(包括了股價上揚),還是要靠獲利不斷的成長。而這也正如同華爾街投資奇才,同時也是《投資人商務日報》創辦人威廉.歐尼爾(William J. O`Neil)的投資概念,「唯有每股盈餘逐年逐季向上成長,才是推升股價的不二法則。」也正因如此,先從財務結構與償債能力等方向進行把關,選出體質優良的企業,再經由獲利成長性進行檢驗,就能夠尋找到真正值得投資人追?的投資標的,再選擇在適當的價位切入,基本上來說,買了這種投資標的,投資人也能夠安心入睡。表二所篩選出的個股,皆符合94年第3季負債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以及現金流動負債比等數據皆優於去年同期,而負債比率小於50%,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也分別大於150%、100%;另外,94年第3季每股現金價值亦高於去年同期,符合上述條件,在1174家上市櫃公司中,共篩選出22檔,最後,再依每股現金價值進行排序。
#@1@#基本上來說,這些公司在財務結構與償債能力上都能經得起考驗。不過,就以排名第1的無塵室廠商亞翔(6139)來說,公司體質雖然健全,但從近年獲利數據追?,在2000年時每股稅後盈餘(EPS)來到12.92元高峰後,之後數年EPS分別為9.13元、8.31元、4.94元;雖然,2004年在面板五虎擴廠效應下,EPS回升到7.35%;但2005年估計EPS又回落到5.77元水準;預估2006年EPS更只有4.32元。以這樣的獲利軌跡來看,實在很難給出高本益比投資評價,股價更是難逃持續下修的命運。而第2、3名的福興(9924)、裕隆(2201),從近年EPS表現來看,也多處於持平狀況,而今年獲利展望亦看不出成長性,加上又是傳產股,本益比不會給得多高,因此,股價也不免下跌。不過,反觀IC設計廠商致新(8081),由於近年電子3C各部門終端需求浮現,使得電源供應與管理的類比IC景氣自2002年落底來,就一直處於長多格局,EPS就從0.67元逐年成長至2005年13.17元;預估2006年EPS更有機會向16.3元新高挑戰,反應在股價上,當然也就呈現一路走高的態勢。不過,以目前210元左右的價格水準,本益比近13倍,股價淨值比更高達8.95倍,是否要於此刻追價,則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另外,像兆赫(2485)、科風(3043)、聯陽(3014),以及台泥(1101),也都同時符合公司體質轉佳,且近年EPS逐步墊高的條件;2006年獲利展望也有機會更上層樓,如果,近日股價能在台股表現不佳之際適度拉回,倒也不失是個投資良機。
#@1@#無論如何,表二中22檔投資標的皆為體質轉佳的公司;雖然,其中有不少公司是獲利能力下滑或持平,而使股價遭到向下修正命運,但只要公司不出現虧損,就意味公司仍具備一定程度的投資價值;葛拉漢所創的「價值投資法」最大特色就在於「撿便宜」;只要公司體質健全,一旦股價跌破每股淨值,該公司的投資價值就會開始浮現,而市場也會很自然的還給這些公司在股價上一個「公道」。其中,像裕隆的股價淨值比已到0.92,股價已遭到低估,若再持續下修,或多或少可以做些逢低佈局的動作。另外,像東鹼(1708)、中橡(2104)股價淨值比也來到0.8、0.74低(**應該是 "的"吧)水準,股價明顯低估,台股回檔之際,也是個很好的資金避風港。
#@1@#與一般投資散戶相同,外資法人也是根據企業獲利狀況,在股票市場中追逐投資標的;但不同的是,除了獲利狀況外,外資法人們更重視風險的控管,這裏所說的風險,就是指公司的財務結構與償債能力。就曾有位外資操盤主管表示,「無論公司獲利狀況多佳,但若是財務結構不佳,我們絕不會輕易買入。」而衡量財務結構最常用的指標就是「負債比率」,其公式為:負債比率=負債總值/資產總值由於構成企業資產資金是來自業主資金(也就是業主權益,所表彰的意函即為自有資金),及對外舉債籌資(負債);所以說,當負債比率越高時,就表示公司資產是透過對外舉債取得的比重也就越高;反過來說,也就是自有資金比重相對較低。如果說,公司資產多半是透過舉債方式取得,若是公司未來營運狀況未如預期,或是發生突發狀況,就很容易因為無力償還債務,而使公司暴露於高風險之中。因此,一般來說,負債比率最好是小於50%。除了財務結構外,企業的償債能力也應同樣受到重視,其中,最基本的指標就是「流動比率」,其公式為: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1@#所謂流動資產就是指包括現金、應收帳款等,在一年內可以轉變為現金或收現的資產,而流動負債則是指像應付票付(**據吧?)等一年內必須償還的債務。如果流動資產金額小於流動負債金額,即意謂公司在一年內就將面臨周轉不靈、無力償債的風險;因此,流動比率是越高越好。就班傑明.葛拉漢的標準,流動比率要大於150%才算安全。然而,就流動資產構成來看,除了現金外,尚有短期投資、應收票據、存貨等科目。毋庸置疑,現金當然流動性最高的資產,短期投資與應收票據,也可以透過市場出售管道,快速轉變成現金,但像存貨等流動資產就不一定說變現就變現,一旦公司有突發性周轉失靈的狀況出現,可能就會因為存貨無法立即變現,而身陷償債窘境。因此,為求慎重起見,就將流動資產金額減去存貨金額形成所謂「速動資產」,而「速動比率」也就由此應運而生,其公式為: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與流動比率相同,速動比率數值也是越高越好,一般來說,速動比率要大於100%才算是及格。但不管怎麼說,所有債務最後到期了,還是得要用現金來償還,而其他流動資產未必具有償還支應的能力;因此,「現金為王」是在評量企業償債能力與風險控管中相當重要的概念,所以,現金流動負債比率也就越來越為投資法人所重視。現金流動負債比率之公式如下:現金流動負債比=現金/流動負債現金流動負債比的意涵是指,每1元流動負債中,能有多少現金來支應,換個學術上的說法也就是「現金對流動負債的覆蓋率」。一般來說,該比率數值也是越高越好;如果現金流動負債比數值大於1,即表示就公司所握有現金部位能夠立即償還所有流動負債;只要沒有其他人謀不贓的情況發生,該公司至少在未來一年內完全沒有周轉不靈的風險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