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打噴嚏,全球都感冒!在美國不斷升息下,通貨膨脹已成為美國金融市場和貨幣政策官員最憂心的一個問題,這可能使得美國政府必須進一步採取抑制物價壓力的措施。然而,自從新的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2月1日上任後,對於通膨問題的處理,不像前任主席葛林斯潘般暢所欲言,而是低調以對,莫非其中有難言之隱?
#@1@#美國財經媒體《華爾街日報》指出,雖然美國聯準會聲稱核心物價水準,將繼續受到控制,市場的通貨膨脹預期也未見升高,但是,美國市場對於今年的通貨膨脹形勢卻不感到樂觀。實際上,歷來對於預期未來的通貨膨脹率有重要參考意義,反映石油、各類金屬以及農產品物價變化的原物料指數(CRB)在最近三年期間,持續維持上揚局勢,且也創下近來的新高。短期內,石油價格將維持高檔。雖然現在美國經濟對石油衝擊的抵抗力,已遠比70年代石油危機要來得強。不過,石油成本的上升,畢竟不利於商品價格的降低。更重要的是,跟去年相比,美國經濟在成長態勢下,商家提升產品價格的意願與能力,都大幅度上升。石油等大宗原材料價格的上揚將會出現更大程度的溢出效應,推升消費物價跟隨上升。另外一個因素是美元弱勢。寶來證券經濟研究院報告指出,當美元幣值上升的時候,進口貨品價格下跌,有利於美國保持較低的通貨膨脹率水準。但是,美元的強勢似已結束,使得這一有利條件消失。最近兩年,美國進出口規模以超過兩位數速度增長,使得美國經濟對外貿的依賴度大幅增加。如此,美元匯率的變化對美國國內物價水準的影響,遠遠超過10年前。此外,其他因素,如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減緩、利息成本升高、房屋租金上揚等等,都不利於美國通貨膨脹率的降低。
#@1@#而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金融專家的話表示:今年美國通貨膨脹的情況將會比去年惡化。消費物價指數有可能上升到5%以上的水準,而核心物價指數也會大幅超越2%的政策指導線。近來中期利率的上揚已在開始反映市場的擔憂。針對種種疑問,柏南克日前在其曾任教的普林斯頓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過去幾年的油價上漲,並未大幅提升市場長期通貨膨脹預期。他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民眾信心低落所導致,這只是暫時的現象;從長遠來看,通貨膨脹的問題仍還是維持在平均線以下。柏南克在面對美國通膨危機疑問時,主張設立通貨膨脹目標,因為他認為,通貨膨脹目標有助於緩解公眾對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感,在穩定人們對長期通貨膨脹方面會更有效。然而,學者與金融業者似乎並不買帳,對於柏南克來說,如何滅火,算是頗大的挑戰,也難怪他要低調以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