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13日國共論壇開始計算,營建股指數從開盤的157點,一路上漲至5月10日最高點240點,一個月來漲幅5成,位居所有類股之冠。
#@1@#就算大盤來到5月9日7476高點回檔後,盤面最低來到6791點,算一算大盤回檔幅度高達685點,接近10%。但營建類股指數回檔8天,至5月23日的203最低點後,迅速反彈至231點,指數更創2000年2月以來新高,個股漲幅均在3成以上。以往營建股都是內資、中實戶「自己玩」,但這次由外資、內資「共襄盛舉」而帶動的營建題材,股價走勢和以往有什麼不同呢?營建股在國壽喊出調漲租金後,各項對營建類股的利多頻傳,建商推案不斷,過去被視為最棘手的不良債權資產也成為搶手貨,相較過去,這次的營建題材恐怕會走得更長更久。面對漲勢又急又猛的營建類股,投資人又該如何布局呢?是挑選績優的營建股如長虹及華固嗎?目前像是瑞銀、麥格理等外資早已進場布局,目標價分別上看91.3元及100元;華固的表現法人也十分青睞,去年每股稅後獲利(EPS)逾7元,瑞銀將目標價訂在81.7元。其實,這波營建股飆漲,主要來自兩岸關係回溫、利率、通膨、房市交易熱絡等因素;最重要的是,建商均押寶2008年三通商機,以及大陸人士、外資可望來台置產;顯然,營建股走的是中期的多頭行情。因此,與其再搶進人人知曉的營建明牌,還不如默默布局,選擇未來2年最具爆發力的小黑馬。像是上櫃的力麒建設(5512),就不少法人認為2007~2008年具爆發力的黑馬股。很多投資人對力麒建設很陌生,但對它的母公司應該很熟悉。力麒建設的母公司是全國百大企業集團──力麗集團。力麒建設是從1992年7月成立、1998年12月上櫃,但一般民眾應該到2003年才開始有印象,因為自2003年開始,力麒建設才慢慢將重心放在一般住宅,並以「都市更新,建造頂級華廈」為經營目標。
#@1@#在短短3年的時間,力麒建設在消費者心中已奠定十分良好品牌印象。根據2006年住宅雜誌對準購屋人做的十大優良建設調查(見附表),力麒建設和興富發、華固建設,是今年首度入榜的新面孔,但力麒的品牌形象,卻打敗華固建設名列第9名。力麒是如何在3年做到的呢?力麒建設成立的時間,剛好是國內房市景氣從高檔滑落的時期,剛開始營運的前幾年,幾乎都是慘澹經營,甚至2003年台灣經濟負成長當年度,力麒建設還出現虧損。但是,對力麒而言,危機就是轉機。化解這個危機的正是力麒建設總經理郭淑珍。她是力麗集團董事長郭銓慶的掌上明珠,在接下這個燙手山芋前,郭淑珍在力麗集團擔任財務部主管。不過,擁有財務背景的郭淑珍,2003年扛下這個重擔後,首先分析公司虧損的原因。當時,她發現,國內產業外移嚴重、景氣蕭條,A級辦公大樓更如燙手山芋;因此,上任之初,先是處理手上的多棟辦公大樓,將優質大樓出租,成為公司穩定的收入來源。
#@1@#根據台証投顧的預估,2003年後力麒建設的商辦比重逐漸下滑,由2003年占全體營收的6成,大幅降至2005年的2%,來自於租賃收入的貢獻度也慢慢穩定,接著,郭淑珍將9成以上的心力投入一般住宅案。適逢國內房地產景氣從2003年開始起漲,郭淑珍更秉持只在精華區,如大安、中山及南港區的開發原則,推出的產品都以40~60坪為主力,這樣的坪數在台北市區屬於換屋產品,而每年換屋族在市場都占有一定比例,同時,它與景氣的連動關係也不若小套房高,這也使得力麒這幾年推案幾乎百發百中,像是南港的力麒村上、中山區的力麒縉紳、京王及麒園等,銷售率幾乎達9成以上,奠定力麒建設的成功基礎。股本27.2億元的上櫃公司力麒建設,雖然比不上股本上百億元的國建、國產,或8、90億元的太子及大陸工程,但它的推案能力卻絲毫不輸國建、力麒、興富發及鄉林建設等上市公司,力麒計畫在今年推出百億元的案量。由於力麒自今年開始的兩年裡,營收認列頗豐,加上4月處分約1,200坪天母土地,而另800坪土地也在議價中,因而今年可望貢獻約4億元的獲利。預估全年營收可達32.3億元。而正因今、明兩年力麒的獲利呈倍數成長,預估稅後EPS為2.3元,明年更可達5.49元,而ROE則分別可達12.8%、26.1%,使得力麒的獲利動能將延續到2008年。而有法人建議,其目標價在21.8元左右。元富證券投顧襄理張婉珍表示,2003年力麒建設的年營收金額在25~27億元左右;但是,2005年起公司密集購地推案,目前,手上擁有的房地產金額達200億元,其中,已售出金額高達120億元;自今年第3季開始,力麒建設將進入完工認列高峰期。預計2007年營收大幅成長118%至52.6億元,為最具爆發力的一年,2008年營收也上看72億元。只是,近期股價漲幅已高,投資人不妨逢回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