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不好的老師帶你住套房。」這句話不只可用來形容股市名師,也適用於銀行理專。中國國際商銀財富管理部襄理陳美惠,正是一個可以帶客戶「上天堂」的理專。過去在城中分行時,陳美惠不僅年年業績第一名,更累積上千名客戶,「每天都同時有3、4個客戶在櫃檯等,讓我對等候的客戶很不好意思。」陳美惠說。只要跟陳美惠投資過的客戶都很死忠。因為,陳美惠本身是積極型的投資人,因此,整體資產配置的報酬率都力求20%~30%。當陳美惠轉調到服務門檻較高(存款至少新台幣300萬元以上)的財富管理部之後,仍有上百名曾經跟著陳美惠投資新興市場基金的客戶,不遠千里狂追過來,就怕漏失了任何高獲利的機會。這也讓手中管理7、8億資金的陳美惠,幾乎成了新興市場基金的小主力。「聽美惠的話,常會賺錢不會賠錢,3年前她叫我買印度基金、拉丁美洲都有賺100%以上;去年底買泰國基金也賺了10%;2年前,她拉住我不要買太多連動債,才沒被慘套。」一位死忠客戶如此說道。
#@1@#既不是印度人,甚至也沒去過印度的陳美惠,為何能在3年前,早別人一步發現印度市場的商機?她表示,當初看到金磚4國的報告後,就開始關注新興市場,也才開始注意到印度。「深入研究後,我似乎聞到了印度經濟正被啟動的味道,種種數據顯示,這個市場有著之前台股從3、4000點上萬點前般的氣象。」陳美惠回想道。「印度股市還在3、4000點時我就喊進了。」陳美惠說。當時,陳美惠發現,印度很像早期經濟正在起飛的台灣:人民都很勤奮打拚,且人口結構集中在20到40歲的青壯年,代表著生產力、消費力高,而股市才3、4000點,算是剛起步。再搭配上全球市場整體經濟成長率的數據研判,陳美惠評估全球經濟應正處於向上的趨勢,因此,自己就開始慢慢布局印度基金。當時有三支印度基金在考慮:JF印度、匯豐中華印度基金、大聯印度基金,陳美惠選擇了可提供每日報價的JF印度基金,「如此才可買賣到最新的價格。」陳美惠解釋。
#@1@#不過,中國國際商銀財富管理部副理陳俊達透露,讓陳美惠被同事封為「印度皇后」的真正原因,不只是因為她早一步看到印度商機,更重要的是,她總是能預知危機,提早一步帶客戶出場。陳美惠在94年3月大跌到6321點前,就叫客戶先贖回;之後,在6000多點時逢低布局,等到7500點後又再贖回,巧妙避開94年10月的大回檔。尤其,在去年11月時,印度市場大跌到8000多點,許多理專都認為印度市場已玩完、紛紛叫客戶退場之時,陳美惠卻認為,全球仍走多頭趨勢,再度逢低布局,果然上升至12000點。然而,今年4月,印度市場還正榮景一片時,陳美惠就叫客戶全部獲利了結。這可不是憑運氣而猜想,而是有根據的,陳美惠表示:4月時印度股市有2次下殺,連續三根黑線才止跌回升,頻率比之前都來得高,且從外資成交量來分析,之前量大是因為全是買超,這次量大卻來自半買超、半賣超,表示風險加劇,加上市場已漲4倍,因此先建議客戶全部出清。5月份果然開始下跌,尤其新興市場更大幅修正,印度更跌了1、2000點。
#@1@#過去,對於新興市場陳美惠認為可逢低布局;不過,現階段,陳美惠卻建議客戶先按兵不動,提高手中現金部位。她認為,能不能再度進場有3個觀察重點:第1個買點是當美股止穩時,因為,新興市場最主要的出口國仍是美國,所以,美國經濟仍是個重要的觀察指標,目前,那斯達克指數已跌破年線,差不多回檔了10%,「至少要回升5%以上,才代表反彈力道足夠。」陳美惠說;第2,要看美國通膨、升息狀況,若繼續升息,資金將從新興市場回流美國,就會加大新興市場的投資風險;第3,由於拉丁美洲、東歐市場跟原物料的漲跌息息相關,因此要等原物料指數止穩。從高中時代就開始玩台股的陳美惠,早已看遍多空市場,也練就出一雙好眼力。陳美惠表示,每個市場在初升段都比較容易掌握,且比較可獲得長波段的獲利,但末升段就比較難判斷,因此,她也有看錯市場的經驗。不過,陳美惠投資策略的第1考量就是風險,也就是重視的是整體資產配置,即使單一區域看錯,還有其他保本部位,整體報酬率仍可獲利。也因此,陳美惠喜歡不直接投資原物料、商品基金,而是投資相關區域市場,「投資單一市場可享有商品行情,當商品行情下跌時,市場仍有可能有其他題材而上漲。」陳美惠道。目前,陳美惠及客戶手中的新興市場基金都已獲利了結;因此,大部分是持有現金。她表示,待美國停止升息後,資產配置的規畫可分為:4成現金部位,包括亞洲(尤其是日本)及歐洲貨幣;1成投資保本的連動債;5成分配在美國政府公債及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當然,詳細規畫還是要看未來市場的狀況而定。」陳美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