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38度線,在邊界站哨的南韓士兵,與熙來攘往、站在士兵旁拍照留念的外國觀光客,形成動與靜的明顯對比;一線之隔的北韓,在最前線建造一排排農舍,刻意塑造北韓豐衣足食的假象,北韓士兵穿著簡陋的軍服,荷槍實彈地觀察南韓的一舉一動,他們似乎發現,民主及經濟的自由,讓對手過得比他們還好,如果不是前面布滿地雷,他們早就飛也似地過去棄暗投明……。同樣是大韓民族血脈的南北韓,在政治上毫不低頭退讓,不過在經貿往來方面,雙方政府也有共識地進行民間拜會活動,畢竟南韓企業的實戰經驗,以及能源提煉技術,與北韓蘊藏豐富的礦產及土地資源,正是互有所補、各取所需,俗話說:政治讓一個國家分裂,但民間的經濟活動,卻可讓兩方互相結合,南韓與北韓,正往此目標向前邁進。
#@1@#看好北韓豐厚的天然資源及市場商機,南韓三星、現代、LG等火車頭級大企業,與北韓商議在北韓設立工業園區的可行性,基於活絡北韓經濟、帶動高科技企業入主北韓的效果,北韓也同意南韓企業設立並進駐工業區,包括羅津、先峰、海州、南埔等經濟特區,都是未來北韓規畫工業區的範圍用地。現代集團在評估北韓新義州擁有柴油引擎、天馬水力發電等資源,以及化纖、造紙等工業,因此,規畫在當地設立現代集團工業園區;三星集團也計畫在北韓設立50萬坪的電子工業園區,將北韓的煉鋼廠、肥料廠以及水泥廠等大型資源產業,引進北韓的現代工業園區;至於LG集團則是看重最接近南韓的非武裝地區,並且在這片人煙罕至的原始林區打造LG科技園區。LG看上這片原始林,主要是內含豐富的植被林種,適合作草藥,雙方已經展開肥料以及草藥製造合作。除了大企業外,南韓的中小企業協同組合中央會,建請南韓政府另外組織一個新經濟團體,擔負經濟交流重任,包括南韓全國經濟人聯合會、韓國貿易協會及中小企業協同組合中央會等經濟團體,表達願意扮演仲介南北韓民間經濟交流窗口的角色。最近這幾年由南韓企業打頭陣,在北韓投資布局,除了看好當地的天然資源之外,也為南北韓統一計畫打前哨。鑑於國內天然資源匱乏,韓國深刻體認到,除了半導體、LCD、通訊等高科技產業,由政府大力協助發展之外,與民生基礎息息相關的能源產業,也是政府必須主動介入,並與第三國家策略聯盟,才能長保韓國能源不會斷炊。除了近年來與北韓政府頻頻示好,以經濟交流及合作開發作為補充南韓能源不足之外,日前,盧武鉉的「能源之旅」,與外蒙古、亞塞拜然、阿拉伯等出訪國家,達成多項能源供應協議,而一向挑剔政府的韓國人民,對於此次盧武鉉的豐收出訪,多給予高度肯定,盧武鉉的民調也因此扶搖直上。
#@1@#南韓總統盧武鉉4月出訪外蒙古、亞塞拜然,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家的「能源之旅」,在20多項協議中,韓國將以經濟援助,換取開發外蒙古的天然礦物蘊藏區,與蒙古南戈壁的奧雲陶勒蓋(Oyu Tolgoi)簽署,參與預估埋藏價值相當於300億美元的銅礦開發合作計畫,並取得共同參與亞塞拜然地區能源開採優先權,預估該地區原油蘊藏量為20億萬桶;此外,韓國也將提供阿聯儲油設施,並增加在阿聯之投資,參與波斯灣計畫中,有關成立中東地區金融及物流中心計畫。受到石油飆漲影響,最近銅、鋅等金屬之價格於日前創歷史新高紀錄,銅價每公噸由3,000美元漲至8,000美元,其他如鐵、鋁等價格漲幅也高達2倍以上,由於台灣缺乏金屬等天然資源,因此無法制衡或平抑能源物價,包括銅箔基板、鋁或鐵製品等零件或產品的成本增加4成以上,業者無不叫苦連天。相對於中國、日本或韓國本身擁有天然資源,或藉由策略聯盟的力量而有能源供應者,便能平抑本國能源物價,不致造成企業過多成本損失,積極擴增投資礦物開採的韓國,將已身的經濟資源與他國能源資源做交換,這是韓國確保能源充足的經貿策略。比起台灣倡導「本土化」,韓國企業認為國際化的策略聯盟,才能創造經濟規模與技術優勢,對於台灣LCD產業進行「內部合併」,韓國三星認為衝擊效應不大,但會多加觀察,似乎對台灣業者「閉門造車」的方式,感覺上殺傷力沒有想像中的大,事實上,韓國擅長國際策略聯盟,比台灣業者更勝一籌。
#@1@#近日韓國經濟新聞等報章媒體,大幅報告韓國手機業者KTF公司為擴大對手機用戶提供跨國通信等服務,將計畫聯合日本NTT及台灣遠傳等6家亞洲之主要通信業者,籌組亞太手機聯盟(Asia Pacific Mobile Alliance)。一旦聯盟建立之後,赴他國旅遊之觀光客,不用加按本國碼,即可直接收聽語音信箱,檢視來電顯示內容或與客服中心連繫。尤其跨國通信企業之手機用戶,可隨時隨處以其本地之手機費率在各國享受通信服務,對於遊走各國洽商或觀光之手機愛用者而言,可謂一大福音,雖然台灣遠傳也是受惠者,不過主導權則是韓國KTF。韓國人的民族性剛烈,即便擅長與他國企業策略聯盟,但也同樣要求符合本國民眾所需,而非僅是一味接受外來品,也因此,想切進北韓市場,唯有透過南韓廠商才能迅速被韓國人接受,韓商Plus Technology 營運長Mr.金日前來台尋找IP PHONE合作製造廠,釋出5萬台IP PHONE的採購訂單,「韓國人要的IP PHONE要有大面板。」金先生補充說,市面上的IP PHONE都屬標準型的小面板,這類IP PHONE全球通用,但確不適用在韓國,原來韓國人使用手機或家用電話的習慣,便是發送簡訊,因此IP PHONE 的LCD面板要大,才能夠發送簡訊,觀賞發送的圖文,「如果是標準型IP PHONE,是賣不進去韓國家庭中的!」金先生說明,韓國人重視外觀及習慣使用性,如產品不符合所需求,韓國人情願不買也不會委屈改變自己的口味。如果,業者試圖以全球標準化的規格,來改變韓國人的口味,那可就大錯特錯﹔即便是全球領導知名品牌,在韓國也會慘遭滑鐵盧!繼4月全球性流通企業法國家樂福,宣布將結束韓國市場運作後,5月美國WAL-MART也決定結束韓國的賣場營運,這也是WAL-MART開始拓展海外市場以來的首場敗績。此外,可口可樂與麥當勞在韓國的連鎖店亦紛紛呈現減少趨勢,一向是全球飲料王牌廠商可口可樂,在韓國市場一直落居本土廠商七星汽水之後,而麥當勞的連鎖店亦僅有韓國本土濃特利(Lotteria)的一半,韓國業者建議,想做韓國人生意的企業,應該實地蒐集韓國市場的資料,並且分析消費型態,研擬拓銷計畫,才不會鎩羽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