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經常要走訪一些中小企業。前陣子我到南投和一家肉品加工廠的老闆進行訪談;一般認為,肉品加工是屬於傳統製造業,不過這家公司不僅屬於製造業,也是觀光商店,怎麼說呢?
#@1@#有別於一般專們從事生產的工廠,這家工廠特別開放部分的廠區,把它規劃成參觀的動線,每個製造過程都有專人解說,參觀者可以隔著玻璃實地觀看從肉品原料到製造成加工食品的完整過程,參觀完,還可順道選購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送給親朋好友。透過用心的規劃,這家工廠把自己的「製造過程」轉換成「旅遊行程」,不但可以打開肉品品牌的知名度,甚至藉此創造獨特的附加價值,可以說是一舉數得。為了吸引更多的團客來此消費,老闆也積極與學校和旅行社合作,將工廠經營為寓教於樂的一個參觀景點。但是,有誰會想到,幾年前這家企業卻經過921大地震,從廢墟裡再重新站起來,再歷經SARS,在不景氣中生存下來,老闆說,在短短幾年內經歷過這些重創後,未來創業路上的風風雨雨,還有什麼不能挺過去的呢?每次看到這些充滿生命力的中小企業,在有限的資源裡開出燦爛的花朵,我總是感動莫名。回台北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這麼動容的企業故事,值得政府去了解,提供更完善的資金與技術協助,因為它們的韌性堅強、創意無限,讓台灣各個角落都充滿創業活力。但是,光是靠獨自摸索、單打獨鬥的方式,中小企業難以發展成具有規模的企業,更遑論成為全球企業。研發上的不足,是台灣的中小企業長期以來普遍面臨的現象,但是政府在這部分的支援,可說是力有未逮。事實上,政府補助國內許多研究機構,針對各重點產業做了許多研究,也有不少產業技術的突破,但是,我們常看到很多研發結果隨著專案結束後卻被束之高閣,缺乏提供給業界充分利用、應用在市場的機制,可以說是國家資源的浪費。
#@1@#暫且不論是人力或資金的問題,但是政府在整合的角色上,嚴格說起來是失職的,因為這已影響了國家產業的長期發展,使得受限於研發資源上不足的中小產業,很難去升級。另外,業界詬病已久、卻未見改善的一個問題,就是政府輔導設置的基金會、財團法人、社團法人等公司組織等長期與民爭利,不但沒有達到原先協助企業發展的初衷,甚至跟企業搶食市場。其實,不論是哪一種型態的公司組織,多應以賺錢為目的,若不能賺錢就不應該存在,甚至由政府補助,尤其如果這些組織是利用國家的資源做事,卻沒有回饋給國家產業發展當養分,就應該重新檢討這些組織的經營模式。在政府缺乏有效管理的情況下,放任這些組織宛如球員兼裁判,一方面利用國家的資源,一方面跟企業做直接競爭,而制定遊戲規則的政府,卻沒有糾舉違規者,扮演好仲裁者這個角色,長期下來,是在損耗這些優秀中小企業的競爭力。
#@1@#中國的崛起,讓中小企業看到了發展的機會。而商人就像是遊牧民族一樣,逐水草而居。中國就像是離台商最接近、最肥美的水草,不論是中小企業或者是大企業,到中國發展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早期登陸的台商,目的是為了尋求更低廉的製造成本,所以選擇到中國去投資工廠,現在到中國去發展的台商,則是因為中國有著廣大的市場。俗語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國這塊市場的激烈競逐提供了台商「生於憂患」的契機。為了追逐更好的水草,台商寧可到中國這個充滿未知數的環境,也不留在台灣死於安樂,在狹小的市場裡「等死」。甚至台商可以在中國選擇任一市場區域作為練功房,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逼使下,擴大自己的企業格局,強化自己的正規軍戰力,如同我在前期提過「量變引起質變」,就是這個道理。中國總理溫家寶說,中國有13億人口,不管多小的問題,只要乘以這個數字就是很大的問題,不管多麼可觀的財力、物力,只要除以這個數字,就會是很低的人均水準。對台商而言,在中國發展,不論是管理、資金、技術都是要放大來思考、來競爭。三通後,將會刺激更多的台商登陸,能夠存活下來的台商,經營的實力與條件馬上就因競爭而提升不少。中小企業約有9成是家族企業,當領導階層都是父子檔、兄弟檔或夫婦檔,而非專業經理人,公司發展到一個程度時,通常會有資金籌措、研發技術、生產管理國際行銷的瓶頸,尤其是到中國的發展,會更凸顯這些條件的不足。如果藉機重新調整,這對中小型企業日後的發展,都有絕對正面的助益。政府一直擔心三通後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事實上,政府最不需擔心的,就是三通。成功的商人不論曾在哪裡獲得豐收,大部分最終都會想把勝利的果實帶回自己的故鄉分享,尤其是東方社會更是明顯。
#@1@#因此,政府應該考量的重點反而是賦稅環境等問題,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讓台商在中國賺到的資金回流台灣。有關這點,香港政府就做了革命性的改變,像是取消遺產稅,雖然每年帳面上虧損了20億港幣,但是卻吸引了財富能力在金字塔頂層的人把錢存在香港,反而留住400億港幣的熱錢。政府真正該擔心的應是沒有全力支援這些企業、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尋回台商對故鄉的投資意願,相反的,若被政府冠以「商人無祖國」的帽子,台商將情何以堪。三通其實沒什麼好擔心的,政府與企業間的溝通沒有通,才是真正最令人擔憂的。(採訪整理.許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