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的3月,在全台校園徵才博覽會中,從媒體到求職學生的「眼球」,幾乎全投注在友達、奇美電等高科技公司的攤位前。年輕人才滿心期盼進入這些知名企業,多為未來的員工分紅配股,好加入「科技新貴」之林。不過,這兩年風氣好像變了。相較於往年校園徵才幾乎都是科技與金融服務業的天下,這兩年傳統產業也積極跨入校園,跟高科技與金融業搶人才。味全集團從兩年前開始,便鎖定台大、政大、中山以及成大幾所知名大學,由董事長魏應充與總經理蘇守斌親自帶隊,到各校園進行簡介,並一一與學生面談,透過生涯規劃、薪資以及紅利等誘因,吸引優秀的員工。
#@1@#魏應充認為,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要想勝出,靠的是策略,要有高明決策,必須培養人力素質,「未來要打的策略戰,關鍵是人才,要賺管理財,而不是打價格戰。」但味全並不只獨厚新人。對於已在公司表現不錯的「舊愛」,味全除了為每位員工訂定6年培育計畫,擇優挑選表現前30%的員工重點培育,並以頂新集團為後盾,提供優秀員工國際性的視野與表現舞台。此外,味全還設計出一套獨特的薪給以及紅利制度,不僅每位員工能領到的年終獎金與紅利,都與業績掛勾,連調薪幅度,也都以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為依據。去年,國內食品業受到原物料價格大漲影響,表現雖不盡理想;不過,味全全年獲利突破3億元,創近年新高,有的員工光是年終獎金,就領了6個月,不過表現較差的,就只拿到一個月。透過制度與薪資雙管齊下,不但激起味全員工的戰鬥意志,也讓味全擺脫虧損窘境,近年來獲利漸入佳境,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逼近2億元,年增率47%。味全僅是傳統產業的一個縮影。面對產業西進,以及加入WTO後隨之而來的全球性競爭,國內傳統產業近年來紛紛掀起一波體質大調整運動,除了組織扁平化或組織精簡,幾乎都鎖定爭取人才,以及獎金與績效掛勾兩大重點,過去傳統產業最具特色的「齊頭式平等」給薪方式,也開始動搖。
#@1@#國內的食品業龍頭統一集團,美式作風的羅智先,擔任執行副總迄今,大量的拔擢年輕幹部,展開年輕化運動,甚至還鼓勵員工來跟他談薪水,「只要你做得到,我就敢給。」甚至顛覆統一傳統體制,對員工放話,「年資不再是升遷的優勢,甚至可能成為阻礙。」鼓勵員工向前衝。過去以年資掛帥的統一,近期出現完全不同風貌。透過破格拔擢的年輕經理人比重持續攀升,在統一,長官比下屬年輕的,也越來越普遍。據統一的統計,目前部經理的平均年齡,已經從原先的50至55歲降低了5至8歲,而今年上半年最引起統一員工關注的,就是在羅智先的堅持下,統一破天荒啟用六年級生楊德仁出任泰國統一的總經理,創下統一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海外總經理紀錄。過去統一員工的敘薪方式,跟公務員沒什麼兩樣,除了進公司時,依據學歷以及經歷評定薪水,包括年終以及三節,固定一年領14個月的月薪,外界還戲稱統一是「公家機關」。不過羅智先要求,現在所有部門在制訂年度預算時,都要有對價機制,即使是幕僚或是行政單位,也必須將所有員工的績效量化,並進行評估。此外,今年起統一更徹底實施,將員工的獎金與績效掛勾,並提高績效獎金的占比,過去達成率超過目標,獎金是「等差級數」往上加,現在則呈現「等比級數」,羅智先的目的,要激勵員工,「做的越好,給的越多」。士電所屬的仰德集團,跟統一集團極為類似。企業歷史悠久,第三代的許育瑞與羅智先都是受美式教育,4年前由他當家之後,除了引進平衡計分卡,讓員工的荷包與表現掛勾,同時透過多次優退,讓士電溫和換血,越來越年輕,也更有幹勁。
#@1@#士電發言人謝漢章副總說,士電兩年前擬定了「接班人計畫」,各個事業部都要培養自己的接班人,選才上除了考量個人的學能、專業、領導能力,更著重變革領導的能力與迫切感,以及是否能融入公司的企業文化,塑造共同的價值觀。許育瑞的企業經營理念強調留住人才。寧可多花點錢,找到優秀的員工,也不要為了省錢,找到不好的人,而讓整個企業變得沒有效率。在士電,一個大學畢業生起薪就達36,000元以上,碩士畢業至少41,000元,這些都比業界至少高出兩成;課長級以上的員工,在傳統產業界的薪資排名,也都落在前 10或前20名以內。過去,士電在發放三節獎金時,都是從業績提列一定比率當作獎金,之後以員工數為分母計算,等於不分表現,每個人領的都一樣。由於員工人數非常多,像端午節的獎金,經過均分後,每個人領到的金額大約是10天薪水。在許育瑞上任後,先把獎金分配由原先的固定制,改成變動制,並將適用範圍進一步擴大至三節、調薪以及獎金,設定0至300%的區間,依據員工的表現,「你可以領多少,就看你的表現。」去年,士電平均年終獎金為2.7個月,但是最高有人領到將近6個月。而今年7月士電全面調薪,在國內產業景氣不佳的情況下,相當難得。雖然平均下來,士電員工的平均調薪幅度約3%,但個別人員中,有人調幅將近12%,有人則完全沒有調整。許育瑞對員工表示,要發的獎金同樣都是這些錢,「但是我把獎金改以績效來分發,這樣可激勵員工表現、提高競爭力,整個士電也就能更有效率的運作了。」在統一、士電等企業展現成果後,羅智先提的「只要你做得到,我就敢給」、許育瑞說的「你可以領多少,就看你的表現」,恐將成為傳統產業老闆們的流行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