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展開的倒扁行動,於9月15日75萬人「圍城」達到了這一波的最高潮。這一次在全世界電視機螢幕展現的熱情澎湃但又平和理性、井然有序的示威行動,為台灣人爭來了無限光彩;不但一掃過去被人嘲弄譏笑的國會議員打群架的負面形象,連中國大陸的網友都紛紛報以羨慕與肯定的掌聲,期望有朝一日這樣的民主風範也能在彼岸展現。不過,最重要的收穫則在於,圍城大遊行之後,根據民調,要求陳總統辭職的比率,從百日以前的37%躍升到59%;換言之,台灣人民要阿扁下台者已從1/3左右擴增至近2/3。這一個大轉變,不僅顯示阿扁已受到大多數人民的摒棄,而且,當過半數的門檻跨過,反扁人數將與日俱增,加諸阿扁的壓力愈來愈重,陳總統辭職將只是時間問題。當阿扁下台時日一天天逼近,現在最迫切要面對的問題因而變成了:台灣社會準備好後扁時代了嗎?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阿扁下台這個過程中,台灣社會正在迎接無比重大的機會;這些機會隨時可能來臨,而且稍縱即逝。孫子兵法說:「算者勝、不算者不勝」;在機會突然降臨,已經未雨綢繆,做好完全準備者,才會是最大贏家。阿扁下台的頭一個機會,自然是籠罩在台灣上空沉鬱陰霾將瞬間一掃而空;不論誰繼任,我們都可以期待一個乾淨清白、理直氣壯的領袖,不需要每日為他與他的家人所作所為或未作未為殫精竭慮苦求辯解;政府上下各級官員也會如釋重負,得以重拾其專業職責。單是這一個機會,相信台灣社會就會歡欣鼓舞,而股價自會隨之揚升。更重要的機會,將來自被綁架的政府政策獲得釋放,可以重回安邦定國、經世濟民的正確方向。在過去漫長的日子裡,陳總統為了對抗倒扁力量已經計謀用盡;由於其危機感日益深重,早已顧不得國家的大政方針,只求運用一切掌握手中的權力與資源,尋覓靠山援手;因而一面挑撥兩岸嫌隙、製造衝突對立以轉移注意力,一面則高喊台獨、鎖國向基本教義派交心,以鞏固18%的基本盤。一旦阿扁下台,這一切人為的危機與扭曲均將迎刃而解。如果繼任者深識大體,不再耍弄意識形態、操弄兩岸關係以爭取個人政治利益,則正暗中向積極面發展的兩岸關係將快速有所突破,將18年來鎖國自我戕害的愚行大力扭轉,則不僅股價將飛躍直上,整個台灣等待已久的機會也可能終獲實現。然而在此之前,當熱情又理性的台灣人民被倒扁的呼聲凝聚起來,他們卻應在阿扁下台前運用此一無可匹敵的力量做一件事:擬定一個「人民公約」,要求藍綠各方政黨一體簽署;永遠不許可一個無禮背信、不知廉恥的人擔任國家領袖;永遠不容忍貪贓枉法的行為恣意進行;永遠不放縱掌權者犧牲人民利益苟全一己權位。只有好不容易集結起來的人民力量,可能為台灣後代子孫保留一片乾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