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國人企盼多年的台灣高速鐵路終於要通車了。然而,在新竹縣竹北市六家車站附近仍是荒蕪一片,沒有人車的喧嘩,只有半個人高的雜草在風中搖曳,沙沙作響。在這片安靜的荒地上,彷彿傳出投資客積極搶地、與地主討論買賣的熱絡交易聲,似乎連風的線條都閃耀著金色光芒。
#@1@#高鐵5大站中,新竹六家站附近的地價是增值速度最快的一站。北區房屋表示,新竹六家站的地價從民國85年每坪0.7萬元;在86年特定區計畫公布後,每坪增加到2.83.5萬元;自民國92年左右實施抵價地分配後,商業區每坪再攀升至1620萬元。而目前商業區地價升至4852萬元,住宅區也升至1921萬元;10年來,商業區土地的價格成長74.3倍,成長力道為全國高鐵站區土地行情之冠。
#@1@#也就是說,若10年前在新竹六家站商業區擁有500坪土地,現在脫手就可以成為億萬富翁了。年近半百的地主范增維,正是因此一夕致富。 成為億萬富翁後,他腦中所想的,不是如何花這一筆錢,而是如何繼續投資土地賺更多的錢。已經從公職退休的范增維,9月13日來到高鐵站附近的一塊住宅用地,喃喃地說,「這塊土地的地主出價30幾萬元,等到28萬元以下我就買了。」他已經不愁錢,卻仍積極投資買地,賺取更多的價差。 他點了一支菸,指著高鐵車站說,「六家站的造型就像一個斗笠,這是很樸實、很美的造型。」六家站的外型,正像是它養出來的地主:有的成為億萬富翁,仍然戴著斗笠,再去買農地耕種,等待下一個土地徵收的機會;有的堅持不賣地,讓手中的土地繼續待價而沽,因為住宅區的地價明年還有14%的漲幅空間。 93年底,在新竹縣六家的范宅裡,是分祖產的關鍵時刻。范老先生把5個兒子叫到客廳裡,將手邊3,000多坪的土地分給他們(編按:依照客家傳統,財產傳子不傳女),並請代書做見證、處理過戶事宜。 范增維是家中第4個兒子,他和其他兄弟一樣,分到其中的600坪土地。以目前住宅區地價每坪20萬元來計算,每一個范家子弟的資產都增加了億元以上,成為億萬富翁。范老先生似乎了結心中最大的心願,在一周後辭世。 從事公職20多年退休的范增維,出身農家子弟,祖父和父親都以種水稻維生;土地的生命力,養大了連范增維在內的10個孩子;而高鐵土地加值的商機,卻給了他富三代的條件:只要他的兒孫輩不揮霍,可以不愁吃穿過一生。
#@1@#范增維原本就曾處理過土地買賣的事宜,也因為家裡有這一大筆資產,更是積極研讀土地交易的專業知識,以及六家站附近的潛在土地商機。然而,3年前,高鐵委託新竹縣政府處理380公頃的高鐵特區,再由縣府地政局委外辦理估價、土地分配、公告地價和公設比例等結果,看在范增維的眼裡,估價的方式顯得粗糙,缺乏公平性,作業效率也不符合當地人民的期待。此時,媒體樂觀預估六家的地價漲幅,但是六家人看得到、卻吃不到,苦等抽籤分配土地。 范增維看到地政局安排配地抽籤前,卻沒有合理訂定公告地價,也就是說,籤號的先後順序竟成了選地的優劣順序,而沒有相對的公平性,原本要進行645個抽籤程序,因為種種疑義進行到第150號無法繼續。他一怒找上了地政局,不甘善良鄉親的資產被以非專業的方式粗糙處理,地主們氣憤難耐,甚至對著縣府地政人員丟雞蛋。 「想要訂定高鐵特區的公告地價,沒有一個月的時間是不行的!」新竹縣政府的官員回應范增維。他心裡想著,這件事情有這麼難嗎?眼看著缺乏效率的公告地價與公平的配地措施,再這樣下去,六家耕地一輩子的老人,人生中唯一致富的機會,恐怕即將流失。
#@1@#是為別人,也是為自己。不服氣的范增維回到家中,攤開高鐵新竹車站分配圖,過去的小額買賣土地經驗和熟讀的地政知識,就在那個晚上爆發出來,連夜規畫成4個區塊地價。他解釋,之所以採取訂定區塊地價的方式,是因為單塊地價的訂定誤差較大,區塊地價的訂定誤差較小。他一個晚上就把高鐵特區的定價分區訂定出來,讓縣政府官員看傻了眼。 然而,他的定價提議還是受到挑戰。官員認為,頭前溪畔、興隆路上的住宅區定價偏高,「要考慮河堤一旦淹水,周圍的地價就會貶值。」但是范增維卻不同意,「如果頭前溪淹水,不只是溪畔的地價會下跌,整個區塊的地價都會下跌!它之所以值錢,是因為靠近竹科又有面河景觀,如果不調整公告地價,它就只能讓一群幸運兒揀了大大的便宜。」由於他的堅持,如今,興隆路一段滿滿是建商的推案,驗證了范增維看地的精準眼光。 最後,每個領取籤號的地主以各自喜好與參考地價做選擇,這645個籤終於抽完,完成高鐵特定區40%的徵收補償工作。范增維坦承,先前看到一些配地等不公平的問題,想要為鄉民爭取權益,但是眼見大家充滿憤怒的情緒,只好跳下來又站到政府這邊,尋找「相對公平」的解決之道,圓滿解決。 「其實還有一些不公平存在,但是整體來說,我覺得差不多夠了。」范增維吐了一口菸,欣慰地說。
#@1@#配地完成後,建商和投資客紛紛上門洽詢六家的地主,尋找買賣土地的契機。面對這些機會,范增維沉住氣,微笑著說,「我一點都不急啊,我要讓土地慢慢漲,這是要有思維與能耐的。」他還透露,不但建商想買他的地,連仲介業者也想「買」他的腦袋,曾開價60萬元的月薪請他當顧問,做土地買賣的決策。 「我沒唸地政,但是我對土地的知識非常了解;我沒唸會計,可是練就了心算上段及敏銳的直覺,」范增維說,「買賣土地除了要勤做功課外,還要思考價值的變化性。」他熱愛土地的程度,也影響當地的幫派,有個「兄弟」受到他對投資土地的感召,發現投資土地的利益不亞於過去在黑道的收益,竟也改邪歸正了,做起土地買賣來了。 范增維處理一些土地後,就在苗栗大湖山上買了一塊地,種了5千多棵的肖楠;該樹種有特殊香氣,可用於佛像雕刻、高級家具,粉末甚至可用來做捻香的材料,每年也有數千萬的收益。他說,有時候外來的建商或投資客找他過於頻繁,為了迴避「閒雜人等」,他就會「躲」到山上。 范增維的低調行事,就像大多數的六家人一樣,不太強調自己多有錢。在問到他的財富總值時,他只表示:「如果所有的資產都放在銀行定存的話,每個月將近7位數的利息。」(編按:保守估計約有近6億的資產) 范增維的表弟、同時是北區房屋業務副總經理黃勝源補充,六家民風淳樸,所以沒有奢華消費的風氣;另方面是這些土地資產多掌握在長輩手中,只有一部分移轉給後輩,而擁有土地的後輩也願意等待增值的空間,即使賣出土地獲利後,也會繼續買進農地,再等土地變更為建地時增值。
#@1@#雖然范增維已經擁有許多土地了,但是他還是買下其中一個預定公園附近的一塊住宅用地;因為,這是他的老家原址,有他成長的回憶與家族的記憶,他說,「我把它買回來,就是要讓孩子傳承這塊土地。」 苗栗大湖的山坡地可以說是范增維買賣土地的戰利品。常常,他在山上待上一整天,捨不得下山。他說,「在幾百公尺的山上,看著雲海喝著茶,這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財富有幾個零不是那麼重要。」 財富有多少,真的不重要嗎?對六家的田喬仔們來說,名車鑽錶或許不重要,但是買賣土地的快樂,絕對是幸福的來源;土地的魅力與傳奇,他們最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