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的優劣,雖不宜以絕對的大小判別;不過,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卻常常是企業生存的重要條件。
#@1@#所以,能成就大事業的人,腦中所盤算的和一般人不同。凡人的思維是:「我能」做什麼;但是,做大事的人,卻總是想著:「我要」做什麼。「我能」做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簡單:只要懂得如何與自己妥協,承認「我不能」即可。如果,只有腳踏車,無法4個小時內到達南台灣的高雄,那麼,大不了放棄限時南下的想法,在居家附近走走就好;只有汽車,出不了國門,有什麼關係,留在國內跑跑,也還不錯。不同的是,論及「我要」做什麼,就有無限可能。因為,它的思考順序正好顛倒過來;當我要4小時內抵達高雄,腳踏車不行,換乘巴士;一旦決定出國門,汽車受侷限,就改搭飛機。
#@1@#「我能」和「我要」,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單純的從不同意念出發,卻足以讓做出來的事,相距10萬8千里。假設,只是想著「我能」做什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今天出現在媒體的樣貌,應該是一個數十年如一日的模具工廠黑手。可是,如今我們看到的郭台銘,卻很難將他的形象拉回至30年前,一名侷限在土城工業區一隅的小老闆。因為,30年來,郭台銘總是想:「我要」如何如何;強烈的成就動機催促著他的腳步,一路由台灣衝向世界。企業家思索「我要」的同時,心中已經繪製完成一幅策略藍圖。只不過,藍圖上必然留著許多空白。因為「我要」,他們會嘗試各種可能,補上缺了的那一塊。併購,對於急忙完成心中事業藍圖的企業家而言,是一條終南捷徑。於是,我們看到不只是鴻海,包括電子十哥中的友達、仁寶、華碩、光寶等,早已開始在事業版圖上,找尋那空著的圖塊。重點是:缺了的圖塊在哪裡?本期《理財周刊》的封面故事談的是併購話題。對投資人而言,併購是一項不可忽視的產業訊息,它將帶動連鎖反應。被併購的一方,在股價上的表現,往往具有短多效應。這一回,本刊編輯部主筆曹以斌、資深研究員柴煥欣,聯手為讀者完整蒐錄具有爆發力的併購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