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有句順口溜:「看病難、看病貴,小病拖、大病扛,扛不過去見閻王。」但是廈門當地老百姓,現在最關心的是台灣王爺爺的醫院來了,看病是不是能更「物美價廉」些?11月2日,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經金門小三通前往中國大陸廈門,進行3日業務考察之旅。而一抵達廈門後就立即視察將於明年初啟用的廈門長庚醫院,經過40多分鐘視察,王永慶隨即指示需要改進的地方,展現寶刀未老的盯功。
#@1@#最近,廈門市衛生局才完成調查,在22家公營醫學中心看病,平均每人住院約人民幣8000元,門診費用在人民幣375元。可是,廈門人平均每月工資人民幣600至800元之間,廈門人看病十分「奢侈」。看病之所以貴,除了門診花費高,還有檯面下驚人的花費,像是打通關節的紅包及額外支付的行政雜支,一樣都不能省。而廈門長庚雖仍比照當地公營醫學中心醫院收費,人們看病該付的錢沒有少,但光是不用私下再付紅包,就可以省下不少錢。無怪乎,將在2007年對外營運的廈門長庚醫院,會被當地冠上「大鯰魚」的封號。因為鯰魚一到陌生的環境後,會四處游動,在危機感的支配,其它魚也會神經緊繃地不停游動,廈門長庚醫院尚未完工,便刺激起當地醫院的警覺心。王永慶對到大陸投資發展一直懷有很大的抱負。1989年,王永慶首次大陸行,引起海內外的巨大轟動,指標大案帶動了台商赴大陸投資的第一次高潮,然而,廈門海滄計畫的功敗垂成,爲了表示歉意,王爺爺捐錢給醫院,這是台灣經營之神與大陸醫療機構結緣的開始。在大陸開放醫療市場後,王永慶陸續到北京、廈門、福州、上海等地考察投資醫療事業,他打算以財團法人模式發展大陸醫院,導致北京等投資計劃進展不順利,王永慶一心一意到大陸複製台灣長庚經驗。
#@1@#廈門醫院是他第一個理想的實現,從金門隔海望去,在大陸廈門新陽工業區臨海的一隅,一幢龐大的建築正從平地竄起,雖不惹眼,卻是王永慶搶攻大陸市場的第一處灘頭堡。廈門長庚醫院總投資約11億8千多萬人民幣,結集醫療、保健、科研於一體的高等級醫院,床位規模3000張,長庚高層有意朝癌症、慢性病及器官移植等三大領域發展。只是,以廈門長庚醫院的收費標準,王永慶能賺什麼?這就不妨看看林口長庚,當初醫院平地起時,四處一片荒蕪,現在,林口房價行情達每坪15萬元,而廈門長庚也極有可能帶動周邊房市的行情;再者,扛著長庚醫院大招牌,廈門長庚將是台商就醫首選,有這些「基本盤」,難怪廈門長庚要拚速以提前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