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度包裝的商業環境中,持平論述事實,是一件吃力且不討好的工作。原因出在於:它需要的不只是清楚的邏輯思考,理性不帶情緒的判斷;更大的煎熬是:因坦言後的結果,可能更不堪,於是,它還要具備面對事實(Face reality )的勇氣。
#@1@#就我在職場上的觀察所得,真正擁有上述能力的人,少之又少。撇開內向害羞不善言詞的同仁不論,大部分的人,都無法做到持平地表達一件事。特別是,近來,商業包裝手法,也開始在職場上大行其道,嚴重破壞了語言的真實性。在工作場所中,我常常看到同仁們,基於不同的目的,誇大或扭曲事情真相、模糊焦點,或者是顧左右而言他。常常,我靜靜地看著他們,一雙閃爍的目光,一副左顧右盼的神情,再配上一套天花亂墜、似是而非的說法,看著、聽著,在我心裡,不知不覺地已經為他們打下了分數。只是,這個分數,會是基於績效好壞而寫下的成績嗎?當然不是。它無涉於績效本身,它評斷的是面對和陳述事情的態度。因為,一次的績效好壞,只能代表一次成果;但是,態度卻影響深遠,它將決定日後千千萬萬次的成績表現。
#@1@#誇張一點地說,一個人的態度,可以讀出他所有的內涵。態度背後代表的是眼界高低,它是由格局、聰明才智,以及後天的經驗,累積的思考深度;通常,對於眼界以外的事,根本看不到,也可能看到了,卻看不懂。於是,我們可以發現每個人處理、面對事情的態度不同。當你目光如豆時,就只能在芝麻小事上打轉,分析事務的眼光狹窄;反之,如果你的視野足夠寬廣,就能周延地觀照各個面向;所以,每個人所擁有的世界,會是不同的。因此,我從同仁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他們眼目所及的世界。陳述一件表現不錯的業務,有些人會設法獨攬所有功勞,滔滔不絕地陳述自己的功績,對於其他夥伴的貢獻,卻隻字未提。只不過,他應該很難想像:在話語間,自己短淺的心機,早已被老闆或主管識破了。另外,在職場上,找藉口掩飾失誤,更是處處可見漏洞。一開始,主事者往往會先模糊焦點,再設法把簡單的事複雜化,從一團迷霧中,尋找逃生口;遠離事件本身,為的是替自己脫罪。相信,每一個人的心裡,總是期盼老闆英明,能辨是非、明善惡。身為老闆的我,當然,也渴望有如此的天賦異秉。只是,我得坦白地說,老闆同樣是人,也有眼界的範疇,特別是專業層面的論辯,更可能發生偏差。那麼,老闆面對滿天飛舞的各式說詞,如何確保不誤判?其實,就是看對方是否能持平論述事情。現在,你還在為了攬功、脫罪東扯西扯嗎?我只能提醒你:別再扯了。再扯,就快穿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