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中國大陸,台灣小婦人們最開心的應該是「終於可以跟家事說Bye Bye了」,因為「阿姨」可以幫你打點一切。如果只有一個打掃的阿姨不夠用,還可以再加一個專職帶小孩的,這樣加起來一個月1萬元台幣還有找,何樂而不為?不過,事實上阿姨(或稱「保母」、「家政服務員」)素質參差不齊,大多都是外地來的,非常不容易找到「合適」又「對味」的,經常是一個又換過一個。最近呆胞圈流傳了一分「神奇秘笈」,大家看了都嘖嘖稱奇,原來是來北京打拚多年的Ralph,老婆大人Ann是企業管理顧問師,著著實實的把專業帶進家中,自創了一套「家政服務員工作手則」,連管理保母都SOP(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了。
#@1@#這套「保母管理秘笈」分成四個部分「每日工作順序」、「基本工作規則」、「清潔表」,以及大家絕對都意想不到的「食譜」,Ann都仔細寫了,總共有62道菜,出門前還會告訴阿姨今天做哪幾道菜,連這些都「標準化」了。根據這套秘笈,阿姨每天上班踏進門第一件事情是「進門前需先脫鞋,不可穿鞋走進室內。接著,先脫下襪子穿自己的脫鞋,然後將鞋子放在儲藏室固定處。」我將原文一五一十的展現,可見其寫的仔細。接下來要「阿姨要先到客衛生間清洗,換工作服,頭髮挽起……」,關於此點,Ralph特別強調,因為這邊有很多人是不愛洗澡的,當然也不知道那個阿姨家是否乾淨,因此在進家門打掃時,要先請她洗澡,也可以保持家中的清潔,這絕對是一般台灣家庭不會想到的。
#@1@#很多小細節,Ann也規定得清清楚楚,例如抹布要用5條,3條廚房使用,另外2條是擦地板跟桌櫃玻璃鏡子;還有主人的衣服烘乾之後,先生、太太、父母親、客人等等都有各自的歸位處,清潔工作做完之後,要將所有東西擺回原位,秘笈裡還特別寫「不可以隨便放,差一點也不行」。這一章呢,總共有26項,最後一項是「其他,主人會口頭告知。」還留伏筆呢,所以阿姨每天一進門,就跟著這本家事指南,一件件跟著做下來,系統化,且品管也做得很好。除了每日例行工作,還有一分「清潔頻率表」,就是每月、每周或每三個月要清潔哪裡,還不僅如此,該打掃哪些地方,每個細節都鉅細靡遺的寫了,例如主臥室,每月清潔一次,包括了「書櫃上方的層板擦拭」、「書櫃玻璃及衣櫃玻璃擦拭」、「走道牆面洞洞板擦拭」等等,這樣阿姨打掃起來真的就不會東漏西漏了。接下來讓我們家研究最認真的「食譜」登場了,這個食譜,總共分了六大類,包括葷類、海鮮、甜品、粥等,他們不是僅把菜的名稱列出來,每一道菜的烹飪程序、調料配置也都很詳盡。而且還有「材料處理原則」,例如「葷菜切好瀝乾後,要分袋包好貼上標示」,素菜則要放在素料盒裡等等。每次看這些秘笈,我們都對神奇的Ralph家,佩服得五體投地,而且她也很大方的把這些經驗跟我們分享,現在讀過這套保母標準作業程序秘笈的人,都可以要求家裡的阿姨照表操課,甚至也有朋友建議,乾脆把阿姨送到Ralph家培訓。因為阿姨工資普遍不高,在北京真的可以享受當個少奶奶,可是找不到一個好的阿姨,真的很煩心,即便找到了一定還是得「手把手」教,Ralph家這一套標準,的確讓有請阿姨家的呆胞家庭們如獲至寶,獲益匪淺啊。(作者曾任國內報社、雜誌社記者,並撰寫經營管理、投資理財等多本著作,是跨領域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