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楊應超:花旗環球證券,董事總經理、亞太區科技硬體首席分析師2. 主攻產業:PC、手機■產業景氣展望:PC:去年,PC產業一直相當悲觀,直到去年第2季毛利、第4季出貨量相繼落底後,才確認已到谷底;但今年在微軟的新作業系統Vista、英特爾新處理器Santa Rosa、UMPC、甚至LED背光模組導入筆記型電腦(NB)等等新規格與新技術的帶動,並搭配PC產業平均3至4年會有一個景氣循環下,除了今年下半年可看到明顯的出貨成長外,即使是傳統淡季的上半年,就從第1季出貨量的成長性來看,至少也能保持與去年第4季持平的狀況。預估今年全年出貨量比重為桌上型電腦占60%、NB占40%;毛利表現桌上型電腦較NB好,競爭也比較理性,獲利也趨於穩定。此外,今年初麥可‧戴爾回鍋擔任Dell執行長,是否會更嚴格降低成本、會不會再度來台砍價,也值得留意。手機:由於缺乏新產品帶動,相較於2006年手機市場全球出貨年成長達19%來看,今年手機出貨量的年成長恐怕將大幅萎縮至7%;其中,主要還是靠低階產品支撐。以今年1月北美消費性電子展〈CES〉的狀況為例,相對於有不少新產品亮相的PC,手機方面幾乎看不到新產品的蹤影;而所謂的手機功能趨勢:超薄、MP3、相機、彩色螢幕,幾乎都已達飽和,3G手機又未成氣候,手機族群今年恐怕欲振乏力,若只剩「砍價求生」一途,毛利將進一步遭壓縮。PC:首推主機板族群。原因在於價格回穩,加上Vista功能需求,預估整體的每股獲利可有10~20%的年成長,除龍頭廠華碩外,包括技嘉、微星在整體產業景氣向上帶動下,也被看好。雖然,NB族群出貨量成長穩定,但價格競爭激烈,若再考量今年下半年開始,華碩拿著Dell的代工訂單大舉進攻、鴻海也有可能加入Dell、HP的代工訂單角逐下,NB市場的競爭有點像3年前的主機板廠,「還沒有很理性」,可能只有代工量大的廣達、深耕品牌的宏碁能維持良好獲利。手機:手機組裝廠毛利勢必受到壓縮,比起去年各廠勉力維持3-4%的毛利率,今年部分廠商甚至會面臨毛利率不到1-2%的危機;相對之下,手機零組件族群還較有獲利空間,其中則以機殼族群最為看好。■選股策略與投資組合:從3C來看,大致上是Computer(個人電腦)復甦、Communication(通訊)悲觀、Consumer(消費性電子)續強的基調,整體評價為MB優於NB,NB又優於手機;此外,遊戲機以及電源供應器今年表現也不錯。短線來看,今年第1、2季可暫先觀望,6月左右再開始準備布局;長線而言則因台股基本面不錯,可逢低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