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是:天生「浪漫」,大多是賺了多少錢便花掉多少錢;有些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彷彿天生缺乏理財的基因;於是,貧窮便一代一代世襲,無法擺脫。運動員也常被認為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雖然,運動與理財都是數據的競合;但是,多數運動員在財富賽跑上遠遠落後,高額獎金常因缺乏正確理財知識而「人間蒸發」。
#@1@#一旦短暫的運動生命結束後,還是青壯年的他們,立即從競技場上的強者,變成社會的弱者;這時,除了緬懷過去,最常做的,便是抱怨政府不照顧他們。聽起來極為荒謬,但是,事實就是如此。很多人抗拒理財,認定自己天生缺乏理財的基因,可能還沒嘗試便自動放棄,多數原住民與部分運動員便是如此。實際上,精於理財的原住民、運動員所在多有,同時兼具兩種身分的兄弟象隊球員王金勇,便是最好的例子。當其他大學校隊隊友忙著用比賽獎金買車、逛街、交女友時,王金勇卻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這時的他,已經開始積極理財;不但一肩扛起家計重擔,還靠著購買定期定額基金,在大四時便累積了人生第一個一百萬。由於比同輩更早懂得理財,在大學被棒球隊隊友嘲笑「不懂得享受」、「何苦虐待自己」的王金勇,現在卻是這些同學羨慕、請教的對象。因為,這些同學正煩惱從職棒場上退休後,無法再有如此豐厚的收入,如何養活一家老小;但是,現在32歲的王金勇,雖稱不上一級球星,但經由持之以恆的理財,不只是一位年入百餘萬的職棒球員,年繳50多萬的投資型保單,還是一家建設公司的股東、一家義大利麵店的老闆;持平而論,他早已可以無後顧之憂地迎接數年後的退休生活。「我的觀念是,人生要先苦而後樂,大學時我把身上的錢拿來理財,當然必須降低物質慾望,現在我已享受到理財帶來的好處;而且,未來還會更好。」王金勇奉勸現在的大學生,「理財要趁早」,不要隨便把錢花在吃喝玩樂上,也許會過得比同學苦一點,但只要幾年後,便知道自己已經贏在財富的起跑點上了。
#@1@#在金錢上,很多人失敗一次便一蹶不振;但是,王金勇卻曾經歷3次慘痛經驗;每一次,他都靠著理財重新站起來。王金勇小時候,當時在教育界已相當資深的王爸爸,月薪已有新台幣5、6萬元之多。不過,由於王爸爸下班後常常喝得酩酊大醉,別說理財防老,連儲蓄都不怎麼積極;加上天性好客,家中動輒有20多名親友來吃飯,使得家中少有積蓄,王金勇雖然有個高所得的父親,但是,生活卻沒比其他同學好太多。王爸爸42歲時,王金勇才出世。因此,在他還在求學階段,王爸爸便已經退休。只是,王爸爸所領的3、4百萬退休金,在他退休後一、兩年後便所剩無幾,王爸爸、王媽媽也說不出錢到底花到哪裡去了;幸好,王爸爸還有一筆公教人員的18%優惠存款,全家還能倚靠每月一、兩萬元的利息過活,但家計已相當拮据。這是王金勇人生的第一次經濟危機。為了參加華興中學青少棒隊、青棒隊,王金勇從國中起便負笈北上,家中收入驟減後,他不得不節衣縮食過日子;因此,他對父母的生活態度深不以為然。
#@1@#此時,他除了努力將打球的獎金存下來,也不知道有其他理財方式,「我常常思考,我幾歲時要過怎樣的生活,要讓自己的小孩在幾歲時過怎樣的生活,要用什麼方法,才能過這種生活。」家庭經濟從富到貧,讓王金勇在金錢觀比同儕更早熟,也刺激他進入大學後,決定掌管自己與家中的經濟大權。在理財方面,王家爸媽對王金勇還是有貢獻的,那便是:在他17歲時,幫他保了一個「終身增值壽險」,一年得繳6萬元的保險費,利息高達8%。同年齡朋友可能才剛剛買了保險,但目前他已繳了11年,距離期滿只剩下9年。王金勇建議大學生,即便再懶得理財,也要懂得及早保險、愈早保險保費愈低,股票、基金、外幣可以不買,保險卻不能不保,「這種保險現在已經找不到了,雖然媽媽幫我保這個險,大概只是賣朋友人情,但是,我還是相當感謝她。」王爸爸退休後,收入已大不如前,王爸爸卻決定向銀行貸款300萬元,在台東市購買了一間房子,不知該說他太過善良,或太過無知,貸款利率竟然高達11%,比其他人的房貸利率高得多,每個月須繳2萬6千多元,壓得王家快要喘不過氣。因為彼此金錢觀不同,王金勇不知和爸媽吵過多少次架。
#@1@#升上輔大後,已接管家中經濟大權的王金勇,幫爸媽扛起房貸。相對於一般大學生,王金勇幸運得多,雖然讀的是私立大學,但因是公教人員子女,學雜費都獲得減免,因此不必為高額的學費煩惱,他也不需要打工,因為他打國際賽、全國運動會等比賽的獎金頗豐;從大二起,他每個月平均就有5萬元現金可支用。不像多數口袋麥克麥克的大學生,總禁不起物質誘惑,王金勇十分節儉,不抽菸不喝酒,甚至因為沒交女朋友而被同學懷疑性向,但他絲毫不為所動。不過,每月房貸高得讓他受不了,到了大三時,他從報章雜誌得知可以與銀行協商降息,他便單槍匹馬跑到貸款的銀行,要求銀行降息。起初,銀行一直不肯降息,最後在王金勇的堅持下,加上王金勇當時已略有名氣,所以「勉為其難」將王家房貸的利息從11%降至10%多,降幅相當微小,王金勇每個月要繳的錢減少了兩千多元,從2萬6千元降至2萬4千元,肩頭的重擔減輕了一些。不過,房貸利息一直困擾著王金勇。到了他加入兄弟隊的第2年,也就是2001年,他終於積極找尋房貸利率較低的銀行,最後他選擇了利率略高於3%多的土地銀行,他將所剩的200萬房貸全部轉至土銀,每個月繳款額度降低至3、4000元,目前還在繳納。「你問我現在有能力,為何不一次繳清貸款?因為,我要把錢留下來投資啊!」王金勇說。
#@1@#說到投資,報章上的一篇報導,可以說是王金勇的啟蒙老師。一次,從台北飛回台東的航班上,《經濟日報》一篇名為「懶人投資法」的文章吸引了王金勇的眼光,這篇文章也帶領他走進理財的領域。「懶人投資法」的主要訴求是:如果你沒時間理財,最好的投資方法便是購買共同基金,「我一直忙著打球,這種方式最適合我。」回到台北之後,王金勇並不盲目地立即購買基金,而是開始發憤購買、閱讀理財書籍與雜誌,成為輔大體育系的異數。因為,大多數體育系學生不太看書,何況是充滿數字的理財書籍,他的房間堆滿相關書籍、雜誌,書籍有1、200本之多,一些學弟受他影響,紛紛向他借書與請教。因為看到富蘭克林投顧刊物推薦「富蘭克林美國高科技基金」、「富蘭克林坦伯頓開發中國家基金」;王金勇認為,這兩支基金投資標的前景看好,加上過去報酬率良好,因此,決定以每個月各一萬元,定期定額購買這兩支基金,「那時候,台灣電子業突飛猛進,新興國家的政治也逐漸步上軌道,我相信未來一定會更好,雖然我覺得風險還是滿大的。」「可是,我一買這兩支基金,這兩支基金便開始賠錢,沒多久便賠了30%到40%。我想我買錯基金了;但是,知道基金最好長期持有,所以決定堅持下去。幸好,沒過多久,這兩支基金又開始獲利。」等到王金勇大學畢業時,他的基金總值已經超過一百萬,獲利率也破了30%。基金開始獲利後,王金勇對理財更有信心,於是決定購買股票;只是,這一次的經驗卻讓他頗為沮喪。當時,他選定要買精英、華新兩支股票的其中一支,當時股價都在十多塊左右,號子櫃檯小姐告訴他,華新比精英更可能飆漲,他於是棄精英而買了華新。沒想到他大學畢業時,華新依然是十幾塊錢,精英卻已經高達一百多塊了;於是,他將華新股票賣了;多年來,更因此對股票興趣缺缺,直到今年才重回股市,購買電子股。
#@1@#大學畢業後入伍,王金勇原本以為這兩支基金的獲利,可讓全家安然度過他每月收入驟減至6000元的兩年時間;沒想到,在他當兵的第3個月,便遇到了人生第二次經濟危機,逼使他不得不忍痛賣掉這兩支基金。風暴起自於好友的出賣。有一次放假,王金勇回到輔大看望一位延畢的大學校隊隊友,兩人從國中、高中、大學都是同學兼隊友,等他回到部隊後,發現自己一時大意,把皮包掉在同學住處;於是,立刻打電話請他代為保管。一個多月後,王金勇卻收到一張巨額的中國信託信用卡帳單,才發現這位隊友趁機拿著他的信用卡,到銀樓大肆購買後逃逸無蹤;更痛苦的是,即便這些帳單上所簽的筆跡明顯不是他的,中國信託卻以王金勇超過申訴期限,要求王金勇支付這筆款項,即便知道他正在服役,當他看到帳單時,已經來不及申訴了。不懂得尋求律師協助的王金勇,為了不讓「卡債」隨循環利息快速成長,也為了避免日後變成銀行的拒絕往來戶,只好把兩支基金賣了「還債」,房貸只好再麻煩爸媽擔待。
#@1@#2000年,王金勇終於等到退伍,順利加盟兄弟棒球隊,獲得370萬的簽約金,新人球季的月薪為12萬元,終於揮別了當窮光蛋的日子。好景不常,這時眾多親友紛紛上門借貸,王金勇的簽約金在一兩年內也被借得精光、有去無回,他雖然心裡難過,但嘴中卻說不出一聲抱怨,這是他人生第3次經濟危機。「我們家的錢都是金勇在管的;多數時間,我們都在談如何理財,未來的日子該怎麼過,談這些比談棒球多得多。」王金勇的日籍太太中尾良子負責義大利麵店店務,雖忙碌地招呼顧客,仍不忘用流利的中文稱讚老公。事實上,王金勇夫婦已開始規畫退休後的事業,希望存夠了錢,一家先移民日本,然後,再搬到兩人最愛的夏威夷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