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打住不打商」,讓商辦成交熱度將持續,不過,租賃市場的租金行情好光景,在三年後,因供給突增二十萬坪以上,屆時恐豬羊變色,換房東捶心肝!
台商資金回台,帶動商用不動產行情逐年走高,迄今仍無停止跡象,加上政府打炒房「打住不打商」,使得壽險大咖及開發商的資金也轉進商用不動產。
不過,一向是房東市場的商辦租金行情,已經悄悄地在改變,二○二四年將是個轉捩點,新東區門戶的供給一下子大暴增,不少商仲業者指出,未來將演變成房東搶租客的局面。
壽險業子彈充沛大獵地
去(二○二○)年上半年有三大標案的決標金額受到關注,第一案是國有財產署於三月決標「世貿三館地上權案」,該基地面積四八五六坪,容積率五六○%,權利金底價在二六六.三億元間。
該案共吸引四大壽險業者進場投標,南山人壽出價三一二.七六億元,比富邦人壽的三一一.七億元,新壽二八八.八億元及國壽的二八三億元,價高而得標,其中,南山只比富邦的標價多出一.○六億元,顯見,富邦人壽對此塊信義計畫區最後一塊最大基地也勢在必得,奈何被南山人壽技壓一籌。
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富邦人壽馬上轉進南港,在五月七日以二八二.八七億元標下「大南港」案,屬於所有權的土地交易案。
該地是由國揚、南港、和桐等多家上市櫃公司所共同開發,由於此案每坪交易地價高達三七五萬元,除刷新南港的交易新高外,更點亮了南港在未來商辦市場不可或缺的地位及能見度。
而六月底,松山機場對面的國泰營區七十年地上權案開標,尋求企業總部多年的全球人壽,以權利金九七.八億元,接近百億元得標。
壽險業尋找穩定收益投資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指出,除了台商回台的資金外,壽險手中持有可投資不動產的資金更是不可小覷。
他談到,根據最新保險業公開資訊觀測站統計資料顯示,去年第四季國內前十大壽險業者可用於不動產投資餘額仍持續成長,季成長二.三%,年成長五.八%,來到新台幣六.五七兆,市場資金仍相當豐沛。
他談到,截至二○二○年第四季,國泰、南山、富邦、新光及中壽等五大壽險公司可用於投資不動產的金額,合計有二○.八兆元之多,其中,以國泰的六.六兆最多,南山及富邦也有四兆以上,但五大壽險目前投入不動產的資金才一.二二兆元,占比五.八%(圖一),也就是說,滿手現金的壽險業,是台灣房市的真正「大咖」。
挾帶著保戶所繳的保費資金當動能,壽險業者近幾年買進動作頻仍,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二○一八年迄今年第一季,南北大掃貨,投資筆數高達五十筆以上,其中,超過二十億元以上成交的筆數也有二十一筆(表一)。
信義全球總經理柯宏安表示,各大壽險公司只要有好的標的就會進場,像去年底,台灣人壽看好大直一帶的商辦需求,以三六.八九億元買下興富發蓋的「台北CBD時代廣場」的三個樓層。
而今年一月,新光人壽更接連進場,先是大手筆地以九二.八九億元買進中華開發舊商辦大樓,接著,看好台商回流對廠辦的需求,再以五六.四億元拿下新竹地區的萊恩廣場。
對於壽險業者大舉進場,趙正義表示,主要是疫情不穩定及低利環境下,市場游資充沛,壽險業加速尋找穩定收益投資,而不動產為最佳穩定資產。
除了追求投資效能外,也因為近幾年,台北市的辦公大樓空置率低,商辦租賃市場整個是「房東市場」,租金行情是房東強勢主導,不調漲已算佛心了;加上很多企業需要企業總部,A級商辦可說「供不應求」,讓壽險業及開發業者都願意投入此一市場。
台北商辦空置率持續創新低
趙正義指出,台北市辦公租賃市場在供給持續緊縮下,市場仍維持平穩,今年第一季空置率持平在二.一%,為近二十一年來的新低紀錄,而租金部分則持續攀升,年成長○.七%,月平均租金來到每坪二八二八元(圖二)。
他談到,目前信義計畫區的平均租金行情為三四二一元,敦北商圈約在二四八一元,敦南商圈約在二四八一元,而非核心商業區的租金行情約在二一七四元。
因此,近兩年租金將有上調空間,預估整體租金行情將可成長二%至三%,有機會突破歷史高點,達到三千元的租金水平。
柯宏安就信義全球的調查指出,在供給稀少,商辦需求仍穩定的情況下,整體北市辦公平均租金每坪來到二三四九元,空置率來到二.四六%,各商圈租金也維持相對穩定狀態(表二)。
他表示,今年北市辦公預計釋出約二.五萬多坪新供給,以遠雄大巨蛋商辦大樓量體最大,但自用及預租比例高,真正能緩解市場需求的新辦公空間仍有限,辦公租金行情也跟著上漲。
柯宏安表示,從各商圈來看,北市辦公七個商圈中,就有六個商圈的空置率在三%以下,其中南京東路四、五段的空置率已維持連六季都在一%以下;各商圈租金表現持平,唯有站前西門商圈及敦北民生商圈微幅上漲,平均租金分別是一八四二元及一九五四元。
戴德梁行估價及顧問服務部及研究部協理薛惠珍指出,截至第一季台北市A級辦公大樓空置率為三.八%,較上一季下○.七%,下探十年來新低。辦公大樓平均租金較上季微幅上漲○.四%,全市平均租金來到每月每坪二六一○元,其中,以信義區的三二一○元為最高,敦南區為二四二○元次之。而全市租金水準穩居高點,唯因缺乏新供給刺激,短期內租金漲幅有限。
因可供出租供給稀缺,預期今年租賃活動將持續平淡,短期內難見大面積之搬遷或增租活動,但她表示,因本地企業及外商公司,利用靈活的工作空間,因應經濟變化及異地備援辦公,致共享辦公室需求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