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歐盟RoHS環保規章正式上路後,身為電子產品驗證龍頭的宜特科技,在環保效應加持下,短短半年內,股價從60.5元一路飆破90元大關,並持續往百元俱樂部邁進,儼然成為電子產業的當紅炸子雞。宜特科技副董陳勁卓豪氣地嗆聲說:「我們還要賺到大陸去」。
#@1@#從宜特去年營收來看,綠色營收的成長率由2005年的8千萬提高到去年的1.33億,成長率高達66.25%,占宜特總營收的比重,也從16.32%提高到20.15%,若以歐盟RoHS對於電子產品限用有毒物質的豁免年限為2010年來看,法人初?預估,宜特的綠色效應利多可至2010年,而且今年到2009年環保題材將為宜特帶進8億元的營收。法人看好宜特的主要原因,在於隨著RoHS上路後,緊接著美國加州電子廢棄物回收法實施、中國版的RoHS也將在今年3月啟動,全球由政府領頭的綠色環保潮流正緊鑼密鼓地展開。而各電子廠商導入新材料及調整製程的過程中,除了新材料的穩定性問題外,部份公司仍將符合標準與未符合的零組件混雜使用,使偵錯及驗證的需求增加。雖然,環保題材讓宜特在營收上有明顯的成長,但陳勁卓認為,只用環保效益評斷宜特,是太小看了宜特;因為,環保只是宜特近年營運成長的關鍵觸媒,更重要的是要趁著這一波環保題材所釋放出的利多,掌握住全球化思維下的分工優勢,取得電子廠商的品質工程(Quality Engineering)的委外(Outsourcing)業務,成為第三公正驗證單位,才算是真的抱到金雞母。從去年前3季的數字看來,宜特來自主要元件廠商的營收,已從前年前3季的1.3%成長到去年的1.8%;來自主要系統廠商的費用營收,也從占系統商研發成本的0.3%,升高到1.37%。而今年更取得來自台積電的1千萬元委外驗證業務,預估明年更可以有加倍業務。陳勁卓表示,即使像是台積電這樣,本身擁有大型實驗室的企業,為求取經營的有效性,也會把非核心的驗證業務交給宜特處理,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而且,不只國內大廠將驗證工程外包,英特爾(Intel)甚至為了該不該在上海設立一個實驗室,三番二次的到宜特來進行評估,就是要了解是否可以將驗證作業外包,到宜特勘查過後,英特爾已打消自建實驗室的計畫。當時,陳勁卓跟英特爾的稽核人員說,「你不用花幾千萬或幾億去建置一個實驗室;因為,你光一個工程師就要花5到8百萬年薪;但是,委外驗證,一年都花不到8百萬元。」除了環保概念之外,宜特由剛設立時著重在電子驗證分析;近年,將觸角延伸至材料分析,增加了日月光、台積電、聯電及台積電等國內大廠,使得客戶愈來愈多元。
#@1@#就2006年的數據來看,宜特材料分析的營收成長高達264%。陳勁卓以他最常使用的「醫院」概念來形容,「過去做分析,就像是看病時找出病源和病徵。但『病』在電子產業裡都是從材料和結構變異而來,製程的材料變異、製程上的變化,或材料本身的質變,都是材料所引起的,所以如果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從材料著手」。畢竟,找上宜特的客戶是要把病治好,甚至於做好疾病預防的工作。考慮到做材料分析就會牽?到整合性。因此,宜特今年將整合功能性、相容性、可靠度以及法規等4大驗證領域及技術,推出整合性的服務平台。陳勁卓笑說,「以前客戶老是抱怨,宜特的服務一大堆,讓他們不曉得要找誰,才能馬上解決手上的問題,現在有服務平台,就像家庭醫科一樣,替客戶做最適當的安排。」而宜特的整合性服務平台,更有利於把競爭者遠遠地拋在後頭。因為,宜特進入電子驗證產業的時間,較其他國內業者早,在電子驗證分析的市場上占有領先優勢,而且從手上擁有元件廠商到系統廠商間的關係來看,當元件和系統愈來愈密不可分時,單一平台是沒有辦法滿足客戶的。「例如宜特擁有戴爾的認證,所以當戴爾的下游供應商,進到宜特後,除了能得到原有的驗證分析等服務外,更可以直接完成戴爾的認證要求,也就是說你提供的服務不只能直接滿足客戶,更能替客戶直接擺平他的客戶」。陳勁卓表示,這就是宜特的競爭優勢,至於後進廠商如何搶單,對已經是業界龍頭的宜特來說,「老大只要往前衝,讓老二、老三遠遠追不上,老大就永遠是老大」。
#@1@#宜特不只在台灣的電子驗證市場中稱王,在大陸也是火紅的「一哥」,單就12年前宜特剛成立就開始做的IC的實體驗證一項,目前在大陸的市占率就高達8成以上。但宜特能有這樣的市占率,其實是因禍得福。2002年宜特應台灣客戶的要求到大陸設據點,短短3個月就在上海設立一個IC設計整個實體驗證室,結果台商的單子一張也沒到,卻意外地發現大陸廠商的需求很大,即使目前浦東的驗證廠商有4家,宜特仍然穩坐「老大」位子,陳勁卓表示,「因為這些廠商屬於診所,而宜特是醫學中心,在技術層次上高下有別」。目前宜特在大陸的業務,在元件部分,多來自是大陸廠商;在系統廠商上,則多半來自是外商和台商在大陸的工廠。以去年大陸子公司的營收為9千多萬來看,和台灣宜特在2001年的營收數字相當,陳勁卓分析,今年起大陸子公司將會與台灣宜特2003到2006年的成長軌跡相同,預估今年將可以有1.5億元的營收。而且以大陸半導體業發展幾乎是走「台灣路線」的情況看來,「台灣宜特吃得到的市場,大陸宜特也吃得到」。
#@1@#金鼎證券研員員林純慈分析,由於大陸的IC設計廠商的主要製程目前仍舊停留在0.5微米以上;但是,隨著其半導體供應鏈的愈趨完備,宜特在大陸的元件驗證分析業務市場將相當可觀。手上牢牢握有TUV、BSI等國際認證,大陸子公司更在今年3月取得全球第二大、美國第一大的車用電子與零組件供應商Delphi的合格實驗室認證,成為該車用零組件無鉛製程驗證的獨家合作夥伴。在未來汽車電子的零組件走向公規化,上萬件零組件需重新驗證,而無鉛製程也需在2009年導入的趨勢下,不管是規格化或是環保無鉛的大餅,宜特都已經「揣在懷裡」,下一步更要搶攻BOSCH的合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