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動場上,除了一味地爭贏求勝,還有更多哲理,值得細心體會。一百公尺短跑與馬拉松,是兩種不同的賽事;參賽者追求勝出的過程及策略運用,也截然不同。短跑,強調一鼓作氣。在衝刺終點目標前,傾盡所有力氣,用十餘秒的時間,以速度決定最後勝負。
#@1@#馬拉松,則憑藉著耐力。此處所指的耐力,不單單是體能,更多的成分來自於思想意念;這股力量,迥異於瞬間點燃的爆發力,它是一種持久力。所以,看到對手超前,不必亂了節奏;即便領先,也能領悟:贏了別人,並不表示勝過自己。將運動場上的體驗,套用於企業經營,發現其間具有諸多神似之處。發展事業,短打與長線布局,反映出主事者的心態。傑出的經營者應了解如何巧妙地結合長期策略與短期戰略,知道百米之後的賽事,才是決定企業可長可久的戰場。如果,單靠短打出招,終究會像放煙火一般,只能在點燃的瞬間,美麗一時。
#@1@#去年,《理財周刊》製作「新百元俱樂部」,博得廣大讀者的熱烈回響,銷售創下新高。今年,我們再推出的「新百元俱樂部」,著墨的重點與去年不同;此次,針對這個主題,強調的是:企業在股價百元後的長遠發展,也就是:如何「破百,飆更高」;很明顯地,我們在經營議題的深、廣度上,有更大的突破;說明《理財周刊》編輯部,除專業外,更具有求新求變的反古精神。本期由資深研究員柴煥欣規畫執行的「新百元俱樂部」,以4月6日為計算基準點,為讀者挑選出152家股價處於50到99元間,在基本面、籌碼面支撐下,日後有機會破百的個股;更進一步從其中精選20家企業,它們在股價破百後,仍有機會一路衝高。這些公司靠什麼支持股價?應是所處產業的前景,及本業的經營實績,以此啟動續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