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人生成功的秘訣,我可以說出一籮筐,但其中我認為很重要的就是如何面對失敗。舉個例來說,一旦股市操作不當,資產縮水,這時能否再度轉虧為盈,最重要的就是面對失敗的心態。你可以就此退出市場,從此與獲利無緣;你也可以再接再厲,找出更正確的投資方法,讓資產倍數增加。
#@1@#有些人將每一次失敗都當成是打擊;每一次失敗就種下了下一次失敗的種子;那就成了真正的失敗者。另外有一些人,將失敗當成是一種收穫;每一次的失敗就增加了下一次成功的機會。我深信,人生最大的榮耀,不是永遠不敗,而是屢仆屢戰。每面臨一次失敗,鬥志便比上一次更強大。「屢戰屢敗」的由來跟清朝知名將領曾國藩有關,他原是個讀書人,中年以後奉命領軍平亂,初期相當不順,總是打敗仗。一次戰敗後,他命令師爺修書求援。師爺苦惱不知如何下筆,最後不得不從實寫出「屢戰屢敗」。曾國藩友人李元度看了後,心想,這報告要是這麼呈上去,肯定會被殺頭的。於是將此四字調了順序,改成了「屢敗屢戰」。結果如何呢?報告呈上後不久接到消息,不但沒有受到處罰,反而因其英勇過人而升職!打敗仗的因素可能很多,有些因素不是個人所能掌握。就以目前的經濟情勢來說,全球股災、政治變動,都會讓投資人受到打擊、面臨挫敗,而這絕不是單一投資人能左右的。「屢敗屢戰」能顯示一個人的勇氣與堅強。當一個人屢戰屢敗,並不表示他就永遠是一個失敗者;一個人能屢敗屢戰,就表示他並未失敗!只要戰鬥還在進行中,只要一個人的鬥志還在,他就不能算是一個失敗者。
#@1@#以「屢敗屢戰」之名而著稱的就屬林肯總統了,眾所周知,他曾經失敗過許多次。從1831年至1860年之間,不只面臨生意失敗、愛人死亡、精神崩潰;參加各種選舉也都沒選上,例如競選州長、州議員、國會議員,全都鎩羽而歸。林肯的人生非常奇特,他一生中充滿了許許多多的挫折,一直到51歲的高齡,他才成為總統!不過,如果沒有他,美國現在可能會因種族問題而成為一盤散沙,說他是美國最重要的總統絕對是當之無愧。「屢敗屢戰」更可運用在表現運動家精神上,在賽程一開始不斷打敗仗的職棒隊伍,只要秉持奮勇無畏的作戰精神,屢次遭受挫折失敗仍然努力不懈,他們還是有機會拿到冠軍獎盃的。
#@1@#愛迪生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在他做了1千多次的實驗都失敗後,有人問他:「你真的失敗了1千多次嗎?」愛迪生回答說:「不!我已經成功的發現了1千多個不適用的方法。」講的雖然是同一件事,但換了個不同的角度思考,引發了截然不同的感受,面對的也會是不同的成就。有夢的人最美,勇敢做一個有夢的人,夢想之所以會實現,是因為你從來不想放棄。所以,活於當下,別為過去後悔一輩子;只有把握現在,於此時全力以赴,辛勤耕種的人,總是會有歡樂的收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