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哲你慘了!幾年前我去麻省理工學院參加一場以教育為主題的研討會。一開始教授們無聊的發言,讓我覺得昏昏欲睡。直到第3個講者上台講了一個特殊的教育案例,讓我不禁立刻清醒過來。他說,在這個時代裡,任何一個老師在台上上課,如果開放讓學生用筆記型電腦上網,就會面臨很可怕的危機。就算是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在台上講課,如果底下50名學生都使用Google的話,這個老師等於要面對全人類資料和智慧集合的挑戰,這就是老師真正感到害怕的地方!所以,我把這個趨勢,講得誇張一點就是:「5隻猴子一起用Google,也能打敗李遠哲!」哈哈,當然我不是說李遠哲很容易被5隻猴子擊敗,而是Google這個強大的工具,會讓所有人有平等競爭的機會,不再像以前一樣,先讀書的人就有很大的領先競爭優勢。
#@1@#然而,一切創意的基礎就是來自於「知識」,有愈多的知識,就可能有愈多的創意組合,而Google則提供了幾乎無限的資料庫,讓你免費取用,關鍵只是在於:你到底有沒有辦法善用這個資料庫而已。Google有許多很棒的用法,下面稍稍說明一下,太細節的我就不囉唆了,因為這也不是在講如何使用Google的專書,而是要幫忙你,如何從Google上找到創意的根源。以前我們在搞腦力激盪的輔助地圖時,都需要想出10個跟主題相關的關鍵字,然後才能夠繼續往下想,這樣真的還滿累的。現在Google的搜尋可以幫忙你用更少的關鍵字來做到更多的事情。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你要寫一篇跟「雞排」相關的文章,你應該怎麼蒐集資料呢?只要想出兩個跟「雞排」相關的關鍵字就好了,如:「夜市」、「鹹酥雞」。接著,你只需要輸入「雞排」,或同時輸入「雞排」和「鹹酥雞」,或同時輸入「雞排」和「夜市」,看看Google前3頁,你就足以搜尋到足夠多的資訊和切入的角度:有人會說:「『雞排』是團結的『鹹酥雞』,『鹹酥雞』是分裂的『雞排』」、有人在網路上討論「銀行員和賣雞排」之間的利弊、有人想要頂讓雞排攤……等等,甚至還有雞排攤經營者要收攤時,跟大家分享的一狗票甘苦談和專業經驗。這些資訊,已經足夠讓我寫一篇「雞排攤」和「鹹酥雞」的優劣,甚至是進一步探討「到底為什麼要讀大學」的文章了。因為我可以透過一年賣雞排的所得,和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支出,輕易地算出目前在台灣,應該國中一畢業就去賣雞排。因為高中3年、大學4年、研究所2年的總支出,差不多是這9年賣雞排的收入。
#@1@#不過,現在重點不在於你該不該去賣雞排,而是這樣的網路利用法,等於是一場成功的腦力激盪,透過30筆以上的關鍵字搜尋成果,你就足以獲得各種領域人士給的建議或是新聞線索。所以,有了Google,你還開什麼腦力激盪會議呢?關於資訊查詢部分,各位讀者可以善用「Google Scholar」服務,因 為這個服務,可以用來專門查詢相關論文和學術資料。另外,「Google Campus」,可以用來專門搜尋各大學校園網路內某些關鍵字;「Google Print」則是針對數位化之後的書籍,來搜尋其中的關鍵字;「Google Earth」則可以讓你看全世界各地的衛星圖;「Google Mars」可以讓你看到火星照片:「Google Moon」可以讓你看見月球表面……相關Google的種種應用,在這裡就不需要一項一項細說,只要好好去嘗試一下,就足以擴張你的創意來源唷!透過Google的系統來讓接觸到更多知識,你就可以呈現出更多可能的創意組合!
#@1@#我認為Google真正讚的地方,是在其「趨勢預測」的部分。像我們這樣的一般人平常需要算命,因為我們很難預測自己的未來,而且很多大公司老闆也非常喜歡用風水和命盤,來決定下一步的決策。為什麼?難道他們就是愛算命仙嗎?不對!這是因為我們所有的人,都無法掌握人類整體社會的運作趨勢,所以我們希望透過一些超自然的方式,來讓自己覺得好像掌握了未來的方向。但是,如果我告訴你,現在你已經掌握全球一半以上搜尋引擎市場的公司、掌握了世界幾乎全部網路知識的單位,並且能夠告訴你人類整體的思考模式,進而能夠告訴你人類整體的運作方向,讓你可以參考來做決策,你信不信?如果是這樣,你會覺得還需要算命嗎?很多人都知道,「Google Lab」經常會推出各式各樣的測試性產品,但是這個體系推出的服務,大多數目前尚未穩定,只希望使用者進行測試,或者日後還有改進空間的系統。最近,「Google Lab」就推出一個廣受眾人討論,而且恐怕還有非常驚人發展空間和潛力的服務──「Google Trends」(谷歌趨勢)。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分析各地使用者,查詢某關鍵字的比例,並且以粗略的圖示呈現出來的服務。如果你以為這跟之前的搜尋公司,所提供的關鍵字比例服務沒啥差別的話,你就錯了,這可是最新時代的網路算命機唷!想想看,一個擁有數十億篇網頁,和每天幾億次的搜尋資料總結之下,谷歌趨勢的正確性,可能比任何一個算命仙還要高!接下來的數據都是Google的,而推測則是我個人的推測。
#@1@#如果輸入一些有創意的字詞,用來比較人們感興趣的趨勢時,有趣的結果就會出現了!我們姑且將「A片」、「馬英九」和「陳水扁」三個關鍵字做比較,會發現到,除了陳水扁的全盛時期之外,「A」片都是其他兩位台灣未來關鍵人物的3~4倍以上,顯然,性慾還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啊!(有誰可以告訴我,為什麼2006年高雄、台中和桃園,是A片搜尋比例的前3名?是因為特種營業場所多嗎?到了2007年,卻變成宜蘭第一、嘉義第二、桃園第三了,難道這些地方,一夕之間都變得好色起來了嗎?)當然,這種搞笑用法很有娛樂效果,但卻不太能夠賺錢。不過,如果我從用這個工具,來建議小S是否應該去大陸發展,又會得出怎樣的結果?我們會發現到,2006年搜尋小S的前10名,台北是第5名,其他前4名分別是上海、重慶、武漢、廣州,顯然就單純的人數來看,這4個城市的不只比例,連搜尋總數都應該比台灣要多得多!所以,去大陸發展絕對是合理的推論!而且,從搜尋曲線的變化,根本就可以看出小S的命盤啊!你瞧!這個尖峰是她訂婚,那個尖峰是懷孕,另個尖峰是生小孩,可以說是比算命師還要準哪!不過,2007年搜尋的時候,小S的大陸知名度又下降了,台灣城市卻對她的關切度再度提升,但真正讓人擔心的是──小S的搜尋次數下降了!果然,她現在真的變得比較不紅了!所以,小S你要小心啦!
#@1@#如果企業真的要靠「Google Trends」來賺錢,有沒有可能呢?讓我舉另外的例子吧!前些時候,我的錢快要花完了,所以就跑去幫一些大企業企畫賺錢之道,希望他們賺大錢後,我就可以募到款,也因此,我也研究出不少好主意來。就以太陽能概念股「茂迪」和「益通」這兩家公司來說,如果我是他們公司經理人,我會用Solar Power(太陽能)這個關鍵字上網查詢,就可以知道世界上哪些地區,會對這項主題有需求或興趣,就可以進一步在該處推動合作,或是設立辦公室。網路上顯示的結果是,前5名的城市全都是在紐、澳一帶,顯然,這兩家公司將辦公室設置在南半球是有其必要性。如果以國家來看,澳洲、南非、紐西蘭、菲律賓、印度、加拿大是前6名,而德文、中文、西班牙文又是英文以外的3個主要查詢語言。如果你是茂迪和益通的主管,顯然可以很清楚地決定,未來的發展區域和方向了吧!
#@1@#由於「Google Trends」系統和取樣數據都未穩定,甚至也會因為保護隱私的關係,而無法提供進一步的資料,但光是這樣,就足以讓人興奮了。當然,Google也有推出「GTalk」即時簡訊服務。日常生活用的MSN,會顯示出你目前所聽的歌曲,「GTalk」也有類似的功能,而且它會將這些收集來的資訊排序之後,整理出「大家在聽什麼」的清單列表來。從中國的分析至少可以知道,周滷蛋(取其講話如同滷蛋之意所取的暱稱)在大陸真的很紅,找他來拍電影和宣傳是很合理的;而梁靜茹的新專輯應該宣傳得不錯。我想,這樣的工具,唱片公司應該會感到害怕。因為唱片公司可以花錢買唱片來衝銷售量、動員歌迷去投票衝投票排行。因為這些排行榜決定了的歌手的人氣,而這人氣決定了幾百萬,甚至是幾千萬的演唱會贊助、票房、廣告和代言人的收入!但「Google Music Trends」這個工具,是收集每個人在上網時所聽的音樂資料,要作假不是不行,但數量太大,而且目前也沒有對應的科技。所以,這樣的人氣指數,比任何假造的新聞或動員活動,都要來得準!想想看,未來將是一個靠網路決定一切的歌壇;廣告商也將會靠著這樣的列表,來決定廣告量與贊助金額……這會是多麼有創意的未來!如果你能夠預先得知這些趨勢,你的創意又能夠獲得何等助力?我想像不到盡頭,你自己說呢?
#@1@#作者:朱學恆出版社:方智出版日期: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