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駱錦明發起創立台灣第一家工業銀行──台灣工銀,扶植許多台灣的中小企業,成為創造台灣經濟榮景的幕後推手之一。7年後,台灣工銀集團總資產達新台幣3600億元,版圖擴及香港,作為前進大中華地區的前哨站;並且,在今年3月併購美國華信銀行,觸角伸向美國市場,放眼全球。駱錦明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期許集團的獲利至少有一半要由海外貢獻;面對國內惡質的競爭環境,一向溫文的駱錦明也說了重話:「再這樣殺價競爭下去,每家銀行都要出走了。」他也呼籲政府趕緊開放金融機構到中國大陸投資,「再晚,就來不及了!」以下是駱錦明接受本刊專訪紀要:
#@1@#《理財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台灣工銀積極拓展海外版圖,在今年3月成功地併購了美國華信銀行,而且已經交出漂亮的成績單;請問董事長採行併購策略的背後成因為何?駱錦明答(以下簡稱「答」):現在台灣的銀行競爭太過激烈了;而這些競爭,都不是著眼於服務或產品創新,而是殺價競爭,殺得頭破血流,國外銀行利差有3.5%,台灣卻只有1%。另外,發行聯貸案在國外收取的費用有3%,我們台灣卻只有0.3%,差10倍(提高音量),這很糟糕!所以,台灣工銀才要趕快進軍國際,在今年3月成功併了美國華信銀行。問:今年以來,美國華信銀行的獲利表現不錯,尤其是被台灣工銀併購了之後,發展更為穩健,你如何看待這樣的成果?未來又要怎麼樣進一步布局海外市場?答:合併華信銀行之後我們也做了一些改變,加入新的董事、派任總經理,至於員工,我們通通都保留,規定大家開會都要使用英語,這就是localize(當地化),合併能不能成功,就要看這個。問:對於華信,今年的目標為何?答:今年算是整頓年,因為合併初期有些邊際客戶會消失;不過,上個月的盈餘已經達到42萬美元,我們預期每個月會越來越進步。
#@1@#問:台灣工銀併華信,打入美國市場,未來,海外市場還有其他打算嗎?會不會再併購或成立分行?答:會。未來,我們會打算繼續拓展在美國的分行,矽谷、西雅圖、舊金山、聖地牙哥我們都想去,華信銀行的地點是在美國西岸;日後,我們也思考到東海岸,像紐約可以到那邊去設分行或併購銀行,南部則看好德州、北部的芝加哥。不趕快布局不行了;在當地市場,雖然競爭激烈,可是利潤比台灣更好。
#@1@#問:「國際化」成了國內銀行最熱門的話題,大家都說要放眼全球,這是口號還是目標?如何化為執行力?答:國際化不是只有走出去(海外設據點),你要把產品國際化,譬如說我們最近想要發行一檔CDO(擔保債權憑證),我們準備引進國外的產品,因為國外的利率比我們台灣高太多了,純粹用台灣的債券包裝,投資人只賺到2%~3%的利率,就算REITs也不過4%,如果,把國外的技術納入,就可以達到5%。問:你預計台灣工銀完成「全球化」的布局還要多久的時間?答:5年。因為,我們有相關經驗,而且併購時,採用的架構藍圖就是用跨州銀行、中型銀行來規畫;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台灣的財務結構、賺足夠的錢,來支持這樣的布局。問:加強資本結構,有沒有考慮引進外資或者發債?答:這些都在考量當中,因為要靠原始的股東擴大資本額規模,的確比較慢;所以,最近很多外資來談是不是可以合作,我們都在考慮,但是我們堅持外資的股權最多2成到3成,有一家外資開口要51%,我說:這樣你就不用考慮了。問:你說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台灣工銀就會去布局,越南呢?目前,國內許多金融機構都把海外重心轉移到越南,你如何看待?答:前一陣子,我隨著工商協進會到越南去。到當地,總統、黨主席、胡志明市市長都來見我們,可見政府招商的態度有多積極;在那邊,每個人工作相當勤奮,Unbelievable(真令人不敢相信)!
#@1@#問:在越南當地,你是否觀察到什麼樣特別的商機?答:商機確實不小。如狹長的地形其實需要一條南北向的高速公路,如果越南政府願意配合,工程發包出去,就是一個機會,會帶動當地的建設,帶動融資與投資機會,吸引更多的資金進來。譬如說,最近我們參與越南當地的基金,主要是投資基本建設,原本預計吸收2億美元,最後至少有6億資金排隊要投入。問:到那設工業銀行很困難嗎?答:越南沒有工業銀行法,不過,他們現在正在草擬「工業銀行法」;我告訴他們,台灣有工業銀行法,假如你們要起草,可以來台灣。回台灣以後,我也跟金管會主委胡勝正報告,他說很願意幫忙越南,最近越南官員就要組一個團,來台灣訪問。問:你們會考慮到越南併銀行嗎?答:有幾家銀行正在和我們談。依照當地規定,外商投資單一家銀行,股權最多還是20%,如果,你購買已經成立的銀行,股權最多2成。現在,法令已經開放,有可能會上調到30%。我想到一個方法就是,我同時投資很多銀行,各持有30%,再找機會把他們都合併起來,這樣就可以100%持有,或者新設銀行也可以,若是新設銀行,規模至少要200億美元。問:等於現在有多個面向正在考慮?答:對。主要是當地銀行抵制,怕開放太快會被國外銀行吃掉,所以我們寧願先等待。
#@1@#問:談海外布局,中國大陸是很重要的一塊市場,但是,台灣尚未開放金融機構到大陸去投資;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塊市場?答:政府難道沒看到台灣的金融界人才一直往中國大陸去嗎?外資為什麼要買台灣的銀行,就是要利用台灣的人才、進一步去經營中國大陸市場,而且買了銀行之後,數千萬筆客戶的資料就跟著他們到中國大陸去了,因為他們在中國大陸有據點,可以做不同的金融商品。
#@1@#問:整個value chain(價值鏈)都搬過去才真的可怕。答:對。所以,你看政府在鎖國啊(提高音量)!再過幾年開放,too late(太遲了)(兩手一攤),那時候台灣的客戶資料都已經移過去了。所以,我一直呼籲要趕快開放到大陸投資,不要怕錢到中國大陸去以後,台灣就會被掏空。問:短期內看來,台灣的政府不太可能開放金融機構到大陸去;但是,國際競爭又這麼厲害,你認為:此時,國內銀行能做些什麼?答:或許,我們會去找已經有中國大陸執照的銀行,然後再進行合併。問:這是進行式嗎?答:沒有、沒有(笑),我們處於觀察中啦!
#@1@#問:想要進軍中國大陸市場,除了買銀行之外還有什麼方式?答:你可以培養一隻母雞,也就是讓一些銀行到那邊去投資,完全跟台灣沒有關係,然後未來再買;不過,要事先講好,不然養大了以後變成是別人的。嗯(猶豫),不過,這是不是決勝關鍵我也不知道......。問:怎麼會不知道?你都已經脫口而出指出它正是決勝關鍵。答:哈哈(大笑),現在沒有人會說他有決勝關鍵,所以我們也沒有(笑)。問:你們評估政府開放國內銀行到中國大陸,還要多久的時間?答:這,我們不敢說(笑)。問:跟選舉有關係嗎?答:我看,不管2008年誰當選總統,大陸開放政策還是不會馬上做。問:但是,金融界壓力很大!答:不會那麼快(搖頭);因為,這件事是由國安會在主導,跟誰(政黨)或哪個部門都無關。
#@1@#問:台灣工銀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國內呢?你之前說要成立金控,目前的進度如何?會不會先考慮併購國內銀行?答:我們不整併銀行,等到申設金控的辦法出來,我們就會提出申請;因為,成立金控後資本可以合理分配,我們之前投資20%的華票,要是可以合併,資本就可以達到430億,這些資金我們會重新做合理的分配。問:有關併購的對象,若銀行不考慮,還會合併其他的金融機構嗎?譬如證券或投信?答:以金控的架構來看,證券和投信都很重要;但是,最近央行提高利率,把投信的資金都嚇跑了,至少損失2000億元,所以投信的合併列為次要,證券比較要緊,目前,有幾個合作的對象在談,不過,最近證券市場又活絡起來,價格比較難談。問:你說過,保險公司進軍中國大陸的腳步比較快,你也考量要併保險公司嗎?答:保險公司也有在找我們談合併,但是我們目前沒有專精的人才,所以對保險公司還有一點保留,將來怎樣我不敢講,目前沒有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