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企業7月20日宣布,將在未來2個月內併購德記洋行約40%股權,持有股份將增至6成。此舉為總經理羅智先走馬上任以來,為拓展國內及大陸通路的大動作,羅智先要幫自己作業績的心態雖可理解,但還沒併購,消息就先行曝光,不知他在打什麼算盤?
#@1@#依常理判斷,企業進行併購,都是雙方談好收購價碼後,才讓消息曝光,以免影響收購成本。此次統一選擇在20日收盤後公告,雖然不致影響當日2家公司股票行情的波動,但德記洋行還是受到此消息影響,在次一交易日,也就是23日的股價,一開盤就先跳空拉漲停9.97元,24日也是漲停10.65元鎖死,遠超過統一對外預估的收購價9.75元。德記股價往上衝,只會增加統一併購成本。若以統一打算在未來2個月內,從市場「掃進」德記已發行股份的40%,也就是66,148,200股來說,成本將較預計的6.45億元高出甚多。一般認為,統一又不是笨蛋,德記洋行虧損連連,不致砸大錢從市場買進股票,故未來採盤後交易的可能性居多;問題是,當此一消息還未曝光前,德記洋行上周的日成交量都爆大量,且股價也有所反映,即使是統一,股價也從16日的34.4元漲到20日的38.05元,當時因食品類股紅通通,沒人有過多聯想。
#@1@#從統一主動公告此一併購消息來看,美式作風的羅智先已開始展開新人新政的新作風,尤其他念茲在茲的大陸版圖,才是他可揮灑的空間。畢竟統一企業已經有40年歷史,在台灣已是一方之霸,但這些都是其岳父高清愿及其他老臣所打下的江山。對他來說,即使未來做得再好,都是靠前人種樹,功勞算不到他頭上。唯有大陸這一塊市場,只有10年的發展史,而他也參與大半時間,並積極跟大陸業者策略聯盟,如獨家取得建力寶奶粉銷售權,另跟華龍日清共同成立麥郎飲品公司銷售飲料;至於併購德記洋行,不管在台灣或大陸,對其未來都有加分效果。誠如羅智先對外所說,併購德記不僅可拿下一家金字招牌,更增加一家上櫃公司,多了籌資管道;並能借重德記洋行在台灣傳統餐飲通路6萬多家,檳榔攤3萬多家的資源,衝刺飲料、食品業績。
#@1@#更重要的是,德記洋行是中國最老的4大洋行之一,具有百年歷史的品牌信譽,常是外商藉以進入大陸的橋樑。與外資圈經常互動的羅智先當然盤算好,只要善用德記這塊招牌,不僅能整合統一在中國大陸的資源,爭食當地龐大的代理商機,更能成為外商進入大陸的門戶。因此,即使「大張旗鼓」並非統一的傳統風格,但預料羅智先主政的時代,將不時有讓人一新耳目的新作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