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7月遭逢大亂波,出現高達1600餘點大回檔,最後雖在年線支撐附近回穩,但行情要上漲,甚至重新向萬點行情挑戰,就必須要強而有力的基本面題材來支撐,也因此,半年報的出爐才會如此受到市場高度關注。事實上,無論是財經媒體,或是一般普羅投資大眾,所關心者不外乎今年上半年誰賺最多,再不然就是誰的獲利再創新高。其中,最受矚目者就是去年曾在台股叱吒風雲,由郭台銘所領軍的鴻海。鴻海今年上半年營收5,102.2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594.79億元成長41.49%,而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EPS)也有4.97元的實力,不僅再創歷史新高,而且穩坐「電子十哥」獲利王寶座,而由鴻海上下半年獲利4比6的比重來看,今年再賺1個資本額,是?什麼問題的。問題就在於,鴻海上半年4.97元的EPS與去年同期4.56元相較,僅僅成長了8.99%,不僅獲利成長動能趨緩,而且與41.49%的營收成長率相較,也實在太不對稱,中間的32.5%成長到底跑到那兒去了呢?首先,就在於股本的膨脹,從去年上半年至今,鴻海股本從427億元成長到517億元,股本膨脹率就高達21%,加上毛利率的下滑與業外獲利率的微幅衰退,就將每股的獲利成長給吃到不足10%的水準。獲利成長動能不足,就很難享有高本益比,即使獲利創高,對股價的加分效果也有限。簡單的說,除了看獲利持續走高外,獲利成長動能亦是決定投資方向時,必須關注的重點。看獲利成長動能,最根本的仍在營收的成長,為了確保未來的成長動能,營收成長幅度與去年同期相較,至少要有20%以上的成長幅度。接著就要關心獲利能力的改善,從毛利率到稅後純益率都要較去年同期出色,當然,什麼都改善,但不賺錢或賺得比去年少都不行,所以,今年上半年EPS數字當然是要正數,而且還要大於去年同期的數字。營收成長、獲利能力提升,自然能夠找出獲利加速度成長的投資「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