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成霖僅是一家小貿易商;28年後,它成了亞洲最大的水龍頭業者;成霖靠的是什麼?答案是──併購。董事長歐陽明透過一連串的併購動作,成功建構起橫跨歐美兩大洲,以及海峽兩岸三地的衛浴櫥大型通路;只是,他豈會滿足於此,此刻,歐陽明心中盤算的是:如何將自有品牌Danze打造成全球性品牌;他還豪氣地說,只要有助於打響Danze的名氣,隨時都可能展開併購。其實,併購談何容易,歐陽明心有所感:併購這條路,是三天三夜都講不完的血淚史。歐陽明積極併購為的是什麼?北美大廠聯合抵制他。從不認輸的歐陽明說:「既然城門打不開,那我乾脆挖一條地道鑽過去。」於是,併購成了他挖地道的方法。
#@1@#在水龍頭及衛浴產業,北美市場幾乎就代表了全球市場。因此,想要立足這個行業,一定得打進北美市場。成霖的成長,就像是一部台灣中小企業發展史,從代工到自創品牌;所以,歐陽明認為,以自創品牌Danze打入北美水龍頭及衛浴批發市場是順理成章、再自然不過的事。但是,他錯了!美國水龍頭及衛浴業是獨占性很強的行業,前幾大品牌的市占率幾乎就囊括2/3市場,尤其是新品牌要進入時,常遭聯合抵制;歐陽明說:「業務人員花了1年的時間,勤跑通路,和他們都成了好朋友;但是,一提到進貨,就沒下文了。」原因就出在,Masco等美國大品牌向這些通路業者揚言:只要敢進Danze的貨,就不再供貨,不然就取消折扣。這樣強硬的態度,讓通路商只得低頭。說起美商Masco,其實跟成霖還有一段過節。早年,歐陽明想藉由參加美國芝加哥五金展,打開成霖的海外知名度;沒想到,結果,訂單還沒拿到,就先接到美商Masco控告包括成霖在內的5家台灣參展廠商仿冒該公司產品;當其他4家公司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時,只有年輕氣盛的歐陽明不信邪,硬要和Masco打跨國官司。這場官司歷經2年。訴訟期間,當地報紙皆以「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等斗大標題進行報導,成霖最後贏得官司,一炮而紅,打響知名度。因此,當成霖在加拿大水龍頭零售市場通路站穩腳步,03年想再跨入北美衛浴通路時,馬上引起現有的品牌大廠注意,採取聯合抵制行動;但不服輸的歐陽明,心想,「你不讓我進去,那我繞個彎,或挖過地道,如果能買下一家原本就在批發市場有通路的美國公司,不是更省事?」他坐在台中潭子工業區總公司內,身子一縮,頭部做起鑽地道進城門的動作說,「辦法,是人想出來的。」
#@1@#很快地,成霖加拿大分公司的人員,馬上在美國找到一家具有80多年歷史的衛浴馬桶老牌大廠Gerber公司,因經營不善,每年虧損近800萬美元,願意釋出股權,後來於03年11月敲定併購案。歐陽明談到,會想併購Gerber,主要是因為看到美國衛浴市場高達120億美元的商機。此外,他評估Gerber會虧損是生產成本過高。他想,如果成霖併Gerber後,再併購一座中國製造廠,就像早先到大陸深圳設水龍頭生產基地,再銷往加拿大一般,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因而同步併購山東美林公司。但歐陽明的算盤打得不精,迎接他的反而是場「硬戰」。他苦笑說,「血淚史說不完,就是因為很多想法到執行,並不能盡如人意!」譬如說,他一邊要關Gerber的舊廠,一邊又要在山東美林開新廠;但是,Gerber的舊廠要關掉,美國工會就出來抗議工人工作權受損;至於山東美林,他一方面要對抗大陸官僚體系,一方面又對良率提升不起來而傷透腦筋,以致併購效率不如預期。更糟糕的是,他在改善Gerber公司時,一味地相信「以夷制夷」,並認為,把這行業的大老請來經營公司,應該是萬無一失;因此,重金禮聘曾當選過2次美國五金公會理事長,且曾讓2家五金公司轉虧為盈,因而2次登上富比士(Forbes)雜誌的法蘭克擔任CEO。
#@1@#歐陽明搖頭說:「沒想到請錯人,足足耽誤了我們1年的時間,最後,只好請他走路。」他解釋,被法蘭克拯救的那2家,是有10億美元以上資本額的大公司,人才多,他的資源豐富,可以調兵遣將;反觀,Gerber的企業規模才1億多美元,人少,法蘭克就不容易發揮他的經營能力。一看情況不對,歐陽明在隔年11月組6人團隊飛往美國進行組織重整,並將800多位員工大砍至現在的400多人;另一方面,派專人到美林督導良率問題。歐陽明說:「水龍頭是鋼製的,只要電腦程式設定,出來的品質八九不離十;但衛浴陶瓷的燒製,溫度高低決定一切,只能說,初期燒壞的產品堆積如山,那都是錢呢!」歐陽明坦承:「當時很天真,認為1年半就可以轉虧為盈,結果,執行下來,卻困難重重,足足吃了3年苦頭;美林不賺錢,Gerber又還是虧損,只好以成霖賺錢的水龍頭本業填補,造成EPS掉到1.37元。」
#@1@#即便併購之路,並不如預期般順利,但歐陽明學了一次經驗,日後的開疆闢土,都委請國外顧問公司規畫,並進行市場分散,將目光投向歐洲市場,在04年併購德國知名衛浴用品商Lenz,將觸角從美洲伸向歐洲。同時,歐陽明發覺櫥櫃產品的商機高達140億美元,要比衛浴商機來得大,因而,促使他從衛浴跨入櫥櫃市場;今年4月初再下一城,併購英國最具份量的衛櫥通路品牌PJH公司,而且,第2季併購效益開始顯現,稅後淨利新台幣3.52億元,較首季0.88億元成長3倍,每股稅後盈餘(EPS)1.26元,也創單季歷史新高。「只要讓我看到機會點,我絕不讓機會從我的指縫間流失。」歐陽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