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傳統金融領域當中,信託與基金市場的經營管理過程有著許多人工作業需求。
無論是基金、信託行政,或財務部門計算投資人的總資產、淨值等數值時,即使運用電腦精準計算數字,也依然需要相當的人力來進行憑證登錄、合約簽署或客服…等工作,即使有介面供客戶即時查詢相關合約資訊,也極有可能遇到資訊不即時、介面操作不熟悉、需要電話或臨櫃等線下方式尋求專人說明與協助。
區塊鏈智能合約需求水漲船高
隨著世界區塊鏈市場的發展與進步,使用程式計算與自動化系統取代傳統人力市場的需求已經是不可忽略的趨勢,因此設計與執行區塊鏈智能合約的需求也跟著水漲船高。
智能合約是一系列的程式碼,使用區塊鏈底層技術撰寫與制定,可透過事先撰寫好的合約產生不同協定的代幣(token),或自動執行各種指令或交易行為。
智能合約的程式碼公開儲存在區塊鏈中,合約中的條款與邏輯皆能隨時接受驗證。
合約條款與邏輯 能隨時接受驗證
區塊鏈的不可竄改性來自於其運作方式:需求透過智能合約發起時,將由區塊鏈上眾多節點進行檢視與確認,超過一定數量的節點認可該需求並回傳確認後,需求將被處理並記錄於區塊鏈上,其時間戳與狀態將不可逆。
在區塊鏈的世界中,不再需要仰賴過去傳統金融世界中所需的「公正第三方」來增加合約交易可信度,而是透過區塊鏈上眾多節點的驗證來維持公開性與公正性,並且由於皆是由程式碼進行計算,可大幅提升效率並降低人工作業所產生的疏漏。
人們可隨時透過檢視器隨時閱覽區塊鏈上的資訊,減少覆核的時間成本與中間人力消耗。
綜上所述,智能合約無論是安全、透明、計算效率都比傳統紙本合約來得更高,並且透過自動化來降低人力成本。
而區塊鏈的發展也帶動了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簡稱 DeFi)的崛起,DeFi 致力於透過區塊鏈技術的特性與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ies),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架構金融生態圈。
截至二○二一年五月,DeFi 的總鎖倉量市值最高曾達到888.9億美元,充分體現出DeFi生態圈正在蓬勃發展的趨勢。
然而,去中心化金融項目在現實生活中的推廣仍有相當多挑戰需要突破:一來,因加密貨幣的生態迥異於法幣市場的交易方式,導致其脫離各國金管規範、難受監管;二來,與區塊鏈互動所需的專業知識門檻對於一般用戶而言難度也較高。
習慣傳統金融模式的個人或機構在面對區塊鏈與DeFi的應用時,不僅要具備跨越現有專業知識門檻的能力,更需在心理層面上克服對於未知領域的不信任感。
而DeFi缺乏完善監管規範與法條,更使得多數機構為之卻步,無法享受到DeFi投資項目所能帶來的收益。
持牌信託機構把關 DeFi項目合規化
在對應市場信任與法規問題時,透過熟悉智能合約操作的持牌合規信託機構,將能提供機構級投資人合法投資DeFi項目的管道。
在DeFi項目的資金池內設立由持牌信託機構把關的加密多簽流程(multi signature),將可望以合法合規形式進行金流的審核與控管,使原本不受監管的DeFi項目能夠合規化,讓機構級投資人可以放心地在合規前提下進入DeFi市場進行投資。
透過智能合約 基金管理達高效率
基金管理(fund admin)亦可透過智能合約被更高效率地執行:於投資人將資金注入DeFi項目時自動產生等值的收據型代幣,並隨時透過智能合約監控投資組合之狀態、實時估算資產淨值(NAV),再於投資人使用收據型代幣申請提領資金時,自動計算該投資人於當前資金池中之佔比與估值,達到高效率、自動化、低人工甚至無人工的基金管理作業。
由於加密貨幣在全球市場已逐漸進入普及盛行階段,國內外政府也開始逐步限縮或列管區塊鏈的相關應用,此時持牌信託將可成為現實生活與DeFi世界之間友善溝通的橋樑,讓更多機構有合規管道步入DeFi市場。
引領代幣經濟步入正向擴展的循環
而隨著更多機構與明星投資人加入產生的市場曝光度,亦會促使更多用戶與機構法人願意重新審視DeFi與數位資產的優勢,同時也讓政府法規更為完善,引領代幣經濟步入正向擴展的循環。
當然於此發展下,能有效結合現有信託資產與數位資產市場管理的信託機構,才會是市場發展趨勢演進下的最佳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