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自去年以來的通膨危機,加上俄烏戰爭所帶來的衝擊,俄羅斯無預警切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使得當地電費價格飆漲10到12倍,對民生日常造成直接衝擊,歐洲如今深受能源價格打擊,在英國倫敦,每月家庭電費開銷居然直逼房租,如何節省能源也成為歐洲政府的當務之急。
滙豐投信投資長韋音如指出,許多類股都是通膨的「受害者」,但基礎建設類股是少數能從通膨受惠的。像是水、電、瓦斯類的防禦型資產,屬於政府特許行業,也是民生必需項目,因此較不受景氣影響,價格也能隨著通膨上升適度調整。
以歐洲國家電價為例,即使通膨在過去十年逐漸上升,但電價漲幅明顯遠高於通貨膨脹;而鐵路、港口、機場等資產皆為使用者付費,即使有通膨風險,也能轉嫁給一般消費者。
滙豐全球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劉柏廷強調,除了對抗通膨之外,基礎建設若為公共事業,現金流來源較不受景氣影響的特性,也成為如今前景不明的優勢。由於受到法令規範和長期契約的約束,基礎建設的現金流相較確定,相較於其他對抗通膨的標的如黃金、原物料等,基礎建設算是波動度較低的商品。受到通膨和大環境的影響之下,基礎建設在近十年以來資產管理規模持續攀升,在對抗通膨、波動度較低的獨特優勢下,使其成為全球資金投入的對象。
而在萬物齊漲的環境下,尋求避風港也變得格外重要。在去年多空衝擊之下,基礎建設因擁有「轉嫁通膨」的獨特優勢,在眾多類股中表現突出。投資人與其猜測何時停止升息、軟硬著陸等時機,投資於較不受景氣影響且對抗通膨的基礎建設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滙豐投信指出,公用事業與大眾運輸如高速公路和機場為基本投資配置,主要考量其防禦性,同時也看好通訊方面的5G題材以及能源轉型的機會,預期能從中推升基礎建設的投資機會。此外,第二季常為基礎建設傳統旺季,根據過往20年歷史經驗,第二季基建的報酬率普遍高於其他季度。若投資人持有與景氣連動的資產或尚未布局於對抗通膨的商品,或可趁勢考慮該基金,讓投資跟上基建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