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記者顏瓊真報導】針對行政院與立法院將房地合一稅制納入優先修正法案,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表示,政府去年12月在房市投下震撼原子彈,已經導致去年12月起接連兩個月的六都買賣轉移棟數衰退8%至16%,難道還要用房地合一與囤房稅的核彈,將房地產等上下游產業10幾萬家公司行號都「炸毀」嗎?
財政部日前預告修正《房屋稅條例》,企業將不再適用「住家房屋現值低於10萬元以下」享有免稅優惠,另外,自然人也以全國3戶為限可免稅,預計今年7月1日上路、明年5月申報適用,這是財政部再度祭出短期租稅手段。
財政部也正在研擬檢討房地合一稅修法,外傳修法方向預期將以現行持有期間1年內課45%重稅,調整為持有2年內就課45%稅率;另擬修法將境內公司交易房產也一併納入房地合一稅,最高稅率同樣45%。
賴正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去年席捲全球,嚴峻衝擊全球實體經濟活動,109 年全國賦稅收入年減逾700億元,較編列預算數短少 223 億元,為近7年首見低於預算編列數。所幸國內疫情控制得宜,國人消費逐季增溫,股市價量齊揚以及房地產市場回穩,上下游產業包括裝潢,家電,電梯等行業大好,且遺產稅大額申報案件增加,才勉強維持住稅收。
房地合一稅實施5年來已嚇跑投資客,剩下的都是置產與剛性需求的買房族,房地產低迷多年,好不容易在去年開始漸漸復甦,房地合一稅收5年來累計達296億元,去年更增加到144億元,稅收都已經超出預期目標。
根據財政部2020年稅收統計,證交稅1506億元,較2019年增加594億元,年增65.2%。土地稅達2047億元,較2019年增加117億元,年增6.1%。在超徵稅收方面,證交稅預期值 1560 億元高出51%,其次為綜所稅因房地合一稅徵收狀況超乎預期,多出324億元,達成率 107%;再次為土增稅,多出217億元,達成率124%。
賴正鎰說,股市與房市兩者是國內經濟景氣的火車頭,政府只顧到股市,不斷鬆綁法令,但對房市卻是越來越緊,房地合一實施五年來,當初設定抑制房價的目的已達到,還讓稅賦溢收,且去年10月起政府接連打炒房手法,包括祭出土地和餘屋限貸令、實價登錄2.0修法納入預售屋與紅單管理,房市已和緩下來。
房地合一稅實施5年來已逼退國內投機客,但後遺症不少,不僅對850萬戶持有房屋者是懲罰之外,對外資要課徵35%重稅,更不利招商引資,難怪外資停滯卻步,不敢來台投資置產。他認為房地合一的階段性任務已完成,應適時退場。
他相信「打炒房」手段已夠多,若再繼續祭出房地合一稅與囤房稅等高稅率手段,只會直接掐死房地產業,難道要讓上下游業者一起活不下去?他建議政府對房地產不能永遠只有兩個政策「漲就打,跌就拉」,抑制房市發展,只會連帶景氣復甦也受拖累,甚至導致未來兩年實體經濟泡沫而出現通膨,他提醒政府注意通膨骨牌效應及新台幣急升影響出口。
賴正鎰說,如果財政部又將房地合一稅制與囤房稅列為優先通過法案的話,那下半年的房地產應該就是「玩不下去」,因為小建商乾脆不推案,中大型建商推案遲緩,供需量出現失衡,造成的結果就是大家只好寧可繼續住舊房子,這樣勢必影響到都市更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