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寒冬在家吃鍋最適合,不只能避開人潮群聚,更能配合不同的飲食喜好選擇適合之食材。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張越評營養師教大家如何聰明挑選火鍋食材,並提醒用餐落實公筷母匙,共同養成防疫新態度,才能吃得安心。
火鍋料各有玄機 應適量為宜
形形色色的火鍋料,如半個月亮、黃澄澄的蛋餃,是將蛋液煎至半熟作皮,再放內餡對折成型;捲成一圈的魚餃,餃皮原料是魚漿加澱粉,餡料則多使用豬肉;傳統燕餃皮(燕皮)是以豬肉泥與澱粉製作,因傳統作法十分費工,目前許多市售燕餃皮改以修飾澱粉為主原料;水晶餃半透明的外皮,是以樹薯粉等澱粉加水、沙拉油揉製。
此外,常見魚包蛋、起司球、蝦球、魚卵卷、蟹肉棒等,形狀與餡料略有不同,但主體皆以魚漿加澱粉製作;大家都愛的香菇貢丸,則是豬後腿肉打成油水均勻的漿狀(即乳化狀態)後加入香菇拌勻,再擠成丸狀放入熱水定型。
張越評營養師表示,餃類、丸類這些火鍋料多為加工食品,且調味較重,鈉含量通常不低,因每顆熱量約在25~70大卡之間,建議適量為宜。
重組火鍋肉片 加熱全熟降低食安危機
而重組肉是將禽畜肉類或魚肉,經過組合、黏著或壓型成的肉品。從外觀看,重組肉大小形狀較一致,但肌理紋路雜亂,吃起來較軟爛;一般肉則相反,大小形狀不一致、肌理分明,且富有嚼勁。張越評營養師強調,重組肉食用時務必加熱至全熟以降低食安風險。
多了「百頁」兩個字 豆腐熱量差3倍
另外,豆腐是由豆漿添加凝固劑製成,百頁豆腐是以大豆蛋白與澱粉、油脂混合製成,油脂占比超過7成,熱量是一般豆腐的3~4倍;熱量最驚人的則是豆皮,每片熱量高達95大卡,吃火鍋時須留意食用量。
張越評營養師提醒,選購時,應選擇完整包裝、標示清楚之產品,確認成分、食品添加物名稱、有效日期與保存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