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49歲中年男性病人,職業為銀行經理,罹患心律不整已十多年,因症狀輕微,未予重視,也未接受規則治療。直到突發性暈厥兩次,失去知覺昏倒送至醫院檢查,臨床診斷為「病竇症候群」,醫師建議其裝置永久性人工心臟節律器,至此才開始規則服用藥物控制;在裝置節律器之前,抱一線希望前來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希望能藉中醫調理身體改善病情。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許堯欽博士表示,病竇症候群是心臟調控心跳頻率的竇房結功能退化所導致的各種症狀,包括:心悸、胸悶痛、頭暈疲倦、昏厥等,部份病人會以心絞痛或心臟衰竭的症狀表現出來;其在70歲以上老人的盛行率約2至3%,50歲以上成人的盛行率則降為千分之2至3。
許堯欽博士補充,病竇症候群危險性在於非預期的心臟停止跳動導致突發性眩暈與昏厥,若是在爬樓梯或開車當中發生,可能導致有生命危險的意外,為防止這樣的意外,多數有臨床症狀的病人以裝置永久性人工心臟節律器做為處置。
年長者多氣血虧虛 年輕者多痰熱擾心
許堯欽博士依據在門診對病竇症候群病人的觀察指出,中老年病人多半常合併有貧血、營養不良、體力差、血壓低、心跳慢等症狀,中醫辨證屬於氣血虧虛的體質,處方多以補益氣血的十全大補湯、炙甘草湯、人參養榮湯為主軸。
至於較年輕的病人容易在焦慮緊張後發作心悸,平時多有較強大的精神壓力,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傾向,中醫辨證多屬痰熱擾心的體質,黃連溫膽湯與天王補心湯的組合常被運用。
很多病竇症候群的病人會因擔心運動引發心律不整而不敢運動,許堯欽博士說明,這是不必要的疑慮,只要是緩和、漸進式,非過度激烈的運動,仍可以適當保持運動習慣,如手腳擺動快慢交替走、太極拳、平甩功等。
若意外遇到心悸胸悶心律不整輕微發作時,病人可以手指端進行自我穴道按摩,有機會緩和部分症狀,心包經的內關穴與勞宮穴是簡易容易操作的兩個穴道;一般穴道按摩約在3至5分鐘內見效,若超過此時間,症狀仍無緩和跡象,建議還是送醫檢查才是比較安全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