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記者謝德瑾報導】繼銅和鋰之後,半導體也將可能被稱為「新石油」!高盛(Goldman)經濟學家史賓賽.希爾(Spencer Hill)日前在報告中指出,由於全球晶片短缺,減緩經濟成長速度,可能導致通貨膨脹現象短暫加劇;全球投資研究機構TS Lombard的經濟學家格林(Rory Green),更稱益發重要的晶片為「新石油」。
三月初法國迴聲報(Les Echos)就曾報導,體積小、全球八成在亞洲製造,產業總值4,330億美元的半導體,將成為未來數位經濟時代的「新石油」。因去年全球經濟成長率(IMF)為3.5%,而半導體市場則成長5.1%,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World Semiconductor Trade Statistics , WSTS),2021年半導體市場預估將成長到8.4%。
根據美媒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CNBC)報導,疫情爆發期間需求飛漲、供應卻因封城等防疫措施遭遇瓶頸等,多重因素交錯,導致電腦晶片稀缺,間接影響汽車、電視、觸控式電腦等產品訂單進度遭延宕至少半年。
高盛經濟學家團隊預言,今年度的供應短缺問題將衍生通膨問題,恐怕會導致多數時間受影響,商品的價格上漲幅度最多達3%「通膨稅」(inflation tax),這將在今年剩下時間將通貨膨脹率提高0.4個百分點。
「晶片短缺對GDP的影響最高將達1%,但比較可能會是接近0.5%。」史賓賽.希爾表示, 雖然半導體只佔美國產出的0.3%,但對美國GDP的貢獻高達12%,預估今年汽車產量可能會因此減少 2%~6%。
格林則指出,隨著全球關係日益緊密,自動化程度提高,環保意識也上升,每單位的GDP成長將包含更多半導體成分,積體電路正成為經濟活動的關鍵商品輸出。
「半導體目前的嚴重短缺,導致全球汽車生產停擺,凸顯了正在發生的改變、變化的速度及規模。」格林認為,考量半導體的重要性,及供應受阻可能對全球造成的影響,而將其稱為「新石油」(new oil)。
希爾指出,如今晶片的短缺代表預計也是今年核心商品通膨牢不可破的原因之一;不過,他同時認為,情況將在今年稍晚及2022年緩解,對通膨的影響預計不會持續太久。
照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