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記者黃立安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於昨(16)日公布最新利率決策,宣布將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於0至0.25%不變,並將每月持續購買1200億美元(約3.32兆台幣),直到Fed達成就業和物價穩定的目標,此外,Fed多數官員認為2023年前將升息,且已開始著手討論縮減購債計畫。隨後Fed主席鮑威爾也召開新聞發布會,整體政策立場轉趨「鷹派」。
- 暗示2023年底前將升息2次
Fed在3月的會議中,預測2023年底前將不會升息,但此次會議後,部分官員轉變立場。Fed此次最新利率點陣圖顯示,18位官員中有13位認為 2023 年底前將升息,其中11位認為將至少升息2次。此外,有7位官員更預計最快明年就會開始升息。
- 調高GDP與通膨預測
- GDP:Fed將今年對GDP的預測從3月的6.5%上調至7%。2021年仍然為3.3%。2023年從3月預測的2.2%,調高至2.4%。
- PCE通膨率:Fed預測今年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從2.4%上調至3.4%,同時也將2022年及2023年的PCE指數,各自上修0.1%,分別為2.1%及2.2%。
- 核心PCE通膨率:Fed則是從先前預測的2.2%上調至3.0%,2022年從2.0%上調至2.1%,2023年則維持2.1%不變。
- 失業率:Fed今年失業率預測4.5%維持不變,2022年則是從3.9%下調至3.8%,2023年維持3.5%不變。
Fed在聲明中表示,委員會希望讓通膨率適度超過2%一段時間,以使 通膨率能隨時間推移而達到平均2%的水準,且更長期通膨預期穩穩保持在2%。關於通膨問題,鮑威爾表示,通貨膨脹可能在未來幾個月繼續居高不下,然後才會有所緩和。
對於就業情況,鮑威爾表示,「隨著經濟持續重啟,需求變化可能程度很大而且很快,瓶頸、招聘困難和其它限制因素,可能繼續限制供應端的調整速度,使通膨更有可能比我們預期的更高更持久。」
- 開始討論縮減QE
鮑威爾在記者會中提到,決策官員們已開始著手探討「縮減購債」一事,他指出,「雖然距達到實質性進一步進展的這個標準還有很遠,但與會者預計將繼續取得進展。」Fed也未公布具體縮減的時間。
- 前後2次會議聲明差異
本次Fed聲明中強調了疫苗限制住新冠疫情的散播速度,「疫苗接種的進展,已經減緩新冠肺炎 (COVID-19) 在美國的擴散。在這個進展和強力的政策支持下,經濟活動和就業指標已經增強。」並刪除了上次聲明提到關於新冠疫情壓垮經濟成長的措辭。
- Fed鴿轉鷹?
決策一出後,市場分析認為Fed整體政策立場偏向溫和鷹派,美國銀行美國短期利率策略主管馬克·卡巴納 (Mark Cabana) 表示,這是Fed立場的顯著變化。同樣,Pictet財富管理公司資深美國經濟學家Thomas Costerg認為,Fed「令人意外地鷹派」。然而,鮑威爾在記者會中仍試圖傳遞鴿派訊息,他表示,「經濟顯然已經取得了進展。」
此外,鮑威爾談及點陣圖及升息,他認為,「不應試圖通過點陣圖來判斷未來的利率走勢。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現在談論升息不合時宜,我們距離目標還很早。」
- 市場反應?
對於升息及通膨決策出後,週三美股四大指數均呈現下跌。
- 美股道瓊指數下跌265.66點,或0.77%,收34,033.67點。
- 標普 500 指數下跌22.89點,或0.54%,收4,223.70點。
-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33.17點,或0.24%,收14,039.68點。
-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24.97點,或0.77%,收3,201.01點。
照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