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記者黃立安報導】
六月底於美國掛牌上市的中國網路約車平台「滴滴出行」,昨(4)日遭到中國國家網信辦指出,滴滴出行App因存在嚴重違法收集使用個人訊息問題,下令應用商店下架該App。
根據中國國家網信辦網站發布《關於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報》顯示,「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訊息問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相關規定,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法律要求,參照國家有關標準,認真整改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廣大用戶個人訊息安全。
7月2日時,中國國家網信辦曾發布公告表示,為防範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對滴滴出行實施網路安全審查,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註冊。
滴滴於6月29日在美國進行IPO(首次公開募股),籌資近44億美元(約新台幣1228億元),市值達678億美元,成為繼阿里巴巴後最大規模的中國IPO項目。
根據《封面新聞》報導,有中國網友稱滴滴赴美上市將其國內業務數據訊息送出,對此,滴滴副總裁李敏回應,表示有看到網路有人惡意造謠,並指出「和眾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一樣,滴滴國內使用者和道路的資料都存放在國內伺服器,絕無可能把資料交給美國。」
滴滴在美上市第二天,中國國家網信辦即發布關於對滴滴出行的網路安全審查公告,近日又因涉及違法收集個資問題,遭中國勒令下架App。對此,滴滴出行表示,真誠感謝主觀部門指導滴滴排查風險,將認真整改,不斷提升風險防範意識和技術能力,持續保護使用者隱私和資料安全,防範網路安全風險,持續為使用者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務。
照片來源:滴滴出行官網